传习录比对学习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52】不要口耳之学,要笃实行

2019-01-25  本文已影响13人  唐松涛经营实学

【幸甚幸甚!何以得闻斯言乎?其敢自以为极则而安之乎?正思就天下之道以讲明之耳。而数年以来,闻其说而非笑之者有矣,诟訾(zi)之者有矣,置之不足较量辨议之者有矣,其肯遂以教我乎?其肯遂以教我,而反复晓喻,恻然惟恐不及救正之乎?然则天下之爱我者,固莫有如执事之心深且至矣,感激当何如哉!夫“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孔子以为忧。而世之学者稍能传习训诂,即皆自以为知学,不复有所谓讲学之求,可悲矣!夫道必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道必学而后明,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然世之讲学者有二,有讲之以身心者,有讲之以口耳者。讲之以口耳,揣摸测度,求之影响者也。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知此,则知孔门之学矣。】

       王阳明收到罗整庵的信后,回复:非常荣幸啊!怎样才让我知道你的教诲呢?我怎么敢将自己的见闻作为最高标准呢?我正思考着怎么讲清楚天下的大道。但是这些年来,听到我学问的人,嘲笑的有之,谩骂的有之,不屑一顾的有之,他们怎么可能会教诲我呢?你却愿意教我,还反复晓喻,劝导我改正,且深怕我改正不了吧?天下的爱我之人,没有像您这样对我的关切之深,内心非常的感激!孔子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孔子对此有担忧。现在的学者读了几本书,懂得了几个概念,不反复讲求就以为自己有学问了,真是可悲啊!大道一定是体认过才能看得见的,而不是已经看到了大道才下体认的功夫。大道一定是深入学习了才越来越明白,不是在外面讲学就能把道搞明白。然而,世上的讲学者有两种,一种是用自己的身心体悟去讲,另外一种是用自己道听途书去讲。如果是后者,他所讲的东西都只是自己的揣摩猜测,言之无物,讲的都是捕风捉影的东西,似是而非。如果是前者,那就是讲的就是自己行动体悟,讲的就是自己的实践体会。知道这个,就搞清楚孔子的儒家的学问了。

       之前我们说过,知行合一是儒家的行动原理。儒家强调的就是忠恕之道,一以贯之,是务实之学。因此,在人类大部分的行为里都是遵循这样的逻辑去做才能打到粮食,否则,像第二种人那样,到处去讲求口耳之学,现学现卖,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自欺欺人而已。儒家强调的是身心之学,讲的就是行动体悟。知就是行,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基本点。

       反观我们自己,很多时候,自己说要做的事情都是停留在口耳而已。没有切实的行动带不来改变,过一天算一天而已,良心发现呢,自己有些悔恨,要是什么没发现呢,那就是自己把自己玩了而已,还以为自己很聪明呢,这就是无知。我们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有多深,就对儒家的行动原理体悟有多深,儒家是行动,而不是学问。我们学的不是国学,而是学习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