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匣子
2019-04-06 本文已影响3人
凌尊
《火匣子》是安徒生写的较早的一篇童话故事。
全文讲述了一个兵碰到了一个非常可憎的老巫婆。在老巫婆的诱惑下,兵通过树顶进入了树底。树底有三个房间:第一个房间里面有一只眼睛像茶杯一样大的狗,和狗下面装满铜钱的箱子;第二个房间里面有一只眼睛像水轮一样大的狗,和狗下面装满银子的箱子;第三个房间里面有一只眼睛像圆塔一样大的狗,和狗下面装满金子的箱子。兵拿了银子便舍弃了铜钱,拿了金子便舍弃了银子。最后为老巫婆带出了她的火匣子。
因向老巫婆询问火匣子的用途时发生了争执,兵用剑砍下了老巫婆的脑袋。
之后他带着金子和老巫婆的火匣子向城里走,住进了最好的旅馆,过上了最好的生活,帮助了一些穷苦人,交了很多朋友,一些朋友称赞他是“豪侠之士”。
但他之后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金子,只得他从漂亮的房间里搬出来,他的朋友也不再来看他。
后来他发现了火匣子的用法,在三只忠诚的狗的帮助下,重新过上了富人的生活,又见到了公主,又经过一番周折,他娶了心爱的公主,当上了这座城的国王。
这篇童话安徒生保持了他一贯的作风——这个结局很美,不论生与死。
这篇文章中也有许多很能反映社会现象的描写。如兵在树底时见银舍铜,见金舍银,写出了人性的贪婪,无法满足。
还有兵成为富人后朋友们说他是“豪侠之士”,这是对富人的巴结、讨好。这正反映了人性的丑恶,在利益面前,一些人甘愿违背良心,逢迎奉承。后文所述花完金子后,他的朋友便不再看他,这也能说明他的那些朋友是与兵的金钱相见恨晚,而不是兵;当不再能从兵身上获得利益时,便弃他而去。
纵观全文,主人公固然是兵,但这个兵从头到尾并没有实际的付出,而是仅凭着意外之财轻而易举的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我想安徒生写这篇文章想表达的便是讽刺人性中自私贪婪,企图不劳而获,对金钱、名利、地位的近乎癫狂的追求的丑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