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向国际接轨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了解了国外的精英教育,了解了异域他乡的童年,点赞它的精彩之处,借鉴它的优势和新奇,对比思考之后,就积极地向国际接轨吧!
近日,在观看了《他乡的童年》第四集之后,我认为在介绍伦敦精英教育、伦敦公学和私学的差别后,让我对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产生了更多的见识和思考。
马丁编辑,在自己有余力的情况下,在阿富汗捐资建立了两所学校,用自己的智慧与财富积极回馈世界。就像威斯敏斯特学校提倡的那样,你如何回馈社会?你为他人做了什么?
积极跟国际接轨。不妨跟孩子们时不时地交流,不妨跟孩子们共读名人传记,比如林肯、任正非、钱学森、爱迪生等,一起探讨做真慈善,过有意义的人生。这似乎也应对了中国的古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文学课老师艾略特,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文学鉴赏?在班级学生比较少的情况下,鼓励大家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和思考,而不是纠结于字词段落、应对考试等,而不是纠结于某些问题和大纲要求,给出固定的答案。这样的讨论更深入有吸引力,这样的思想碰撞更有趣精彩,这样的授课方式更容易让学生们喜爱阅读、主动学习。
积极跟国际接轨。如果在学校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后,那么有一定条件的父母,不妨跟孩子们进行文学讨论,就像艾略特老师上课一样,积极地以发散思维评判文学中的角色、写作方法、思想感情等方面。
重视批判性思维,重视思考问题。在班级或学校不妨设置一张“问题墙”,在里面可以包含哲学、人生、幸福、困惑等各种各样的大问题,启发孩子们思考、探讨、争论、尝试。以拿来主义的原则,参考他的有趣有用的做法,跟国际先进理念接轨,如果班级没有这样的“问题墙”,就在家里搞一张吧!
积极跟国际接轨。引领孩子不仅待在舒适的家里、可爱的校园里,更应当积极走进社区,走近弱势群体,为诸如敬老院、福利院的人们服务,了解他们的生活,用自己的微博之力做贡献。
在片中,因为老师如此设置课程,以“如何方便残疾人的出行”为主题,让孩子们以头脑风暴的方法积极思考、发言、设计、展示,让知识的生发、心智的培养等,更加与生活产生联系,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
当然,诸如伦敦德威中学很多高大上的课程,课外的各种价格高昂的培训,我们是难以接触到的,那不妨就在其他的方面积极补充吧!
就像家庭教育资深专家张文质所说,无论父母的学历高低、财富多寡,如果能积极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树立良好的品格,养成良好的习惯,尊重和热爱生命,在父母不缺位、不缺爱的培养下,一个孩子的成才成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