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静:我是赶上装配式建筑早班车的幸运儿 | 小人物·大梦想系列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装配式建筑参考

     每个行业都有这样一群“小人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却总是默默无闻,大众既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所付出的汗水,而且还把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聚光灯下的“大人物”,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在第一线日复一日地忙碌奔波。其实“小人物”才是一个行业的中坚力量,没有每一个“小人物”的默默付出,一个行业就会失去发展的基础。为此,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重磅推出“小人物·大梦想”系列专访,通过寻找装配式建筑行业里的“小人物”,回味并憧憬出行业的发展轨迹。

 

小人物·大梦想系列专访第一期:杨雅静

 杨雅静

天津市世木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总监

北京亮宅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总监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建筑技术白皮书》主编人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 会长助理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 设计师团队 负责人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 轻钢结构建筑培训基地 特约讲师

我是赶上装配式建筑早班车的幸运儿,有幸可以亲历装配式建筑从过去的0到现在的1乃至日后到N的全部历程。

                                                                                                    — 杨雅静

       伴着尚未褪去的丝丝寒意,迎着还未变暖的缕缕春风,在这即将万物复苏的初春时节,我们来到了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的会长单位天津市世木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寻找第一期专访的主人公杨雅静。对于天津世木工程总监杨雅静的了解,始于一场线上培训《这一次,我们用一个小时重新定义装配式建筑》,来之前还以为工程总监会单独拥有一个办公室,悠闲地喝着咖啡等着在各类文件上签名,但是进了办公室以后才发现这位工程总监不仅没有豪华的单人办公室,还是整个办公室最忙的人,一边接着电话,一边用电脑画图,还要时不时地指导手下的人,而小小的工位上已经摆满了各类图纸、文件,连放一个杯子的地方都没有了。杨总监很是亲切,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是看到我们远道而来,马上搁下了手头上的工作,接受了采访。

1 接触轻钢房屋的契机是什么?

杨雅静:我大学学的是工业设计,我毕业那阵摩托罗拉特别火,所以我本来的梦想是设计手机,但是现实终究败给了最初的梦想。我毕业以后我干过平面设计、家具设计,但是总觉得自己在家具设计领域里不可能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了,所以才决定改变方向,于是2008年去了一家专门设计轻钢房屋的公司,从此也就跟轻钢房屋结了缘。

2 至今为止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让人难忘的转折点?

杨雅静:我职业生涯最大的转折点应该就是认识了天津市世木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就是现在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的会长李成哲先生。我是在2014年认识的李会长,了解到当时李会长正要开展他的轻钢房事业,李会长对轻钢房的热爱和所推崇的房屋体系念深深打动了我,所以我义无反顾地从上一家设计轻钢房屋的公司辞了职,加入了天津世木,一转眼已经是4年了。

       在天津世木我得到了很多,在李会长的赏识下我当上了工程总监,开发了3套房屋体系,参与了9项专利产品的研发,主编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建筑技术白皮书》和《装配式轻钢结构建筑教科书》,还有幸登上三尺讲台实现了自己的老师梦。2017年出于业务扩展的需要,李会长在北京又设立了一家公司,我现在还兼任那家公司的工程总监。

3 有没有后悔过进入了装配式建筑这个领域?

杨雅静:没有(回答时间不足1秒)。我也算是误打误撞进入了装配式建筑这个领域,虽然我是搞设计的,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象过有一天我会设计房子,直到入了这个行,我才发现我原来对房子的设计如此地感兴趣,我连平时坐公交甚至是在梦里都会想着各种房子的设计方案,看到自己设计的轻钢房屋一点一点地被组装,最后成为一套具有使用价值的房子的时候,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是无法言语的。而且更让我感到庆幸的是,我是赶上装配式建筑早班车的幸运儿,有幸可以亲历装配式建筑从过去的0到现在的1乃至日后到N的全部历程。

4 是否看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其中最看好哪种类型的装配式建筑?

杨雅静:装配式建筑适用范围很广泛,我就单拿低层建筑领域来说吧。装配式建筑主要分为三种结构类型,轻钢结构、木结构和PC结构。其中PC结构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轻钢结构和木结构则主要适用于低层建筑,目前随着旅游地产、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低层建筑的需求量呈上涨趋势,但木材价格昂贵,所以我觉得在低层建筑领域,轻钢结构的发展前景更加明朗毕竟轻钢房屋的优势摆在那里,施工速度快、不受气候影响、没有污染、抗震防风性能还好,外加国家也大力支持,普及是早晚的事情。

5 如何看待到目前为止装配式建筑所呈现的发展趋势?

杨雅静:从2008年开始,我从事轻钢房屋的设计工作也有10年的时间了,我对具体的发展趋势其实没有深度研究过,但是单从我设计工作的经验来看,我觉得轻钢房屋是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大众化了。主要体现在受众、适用范围和施工地域三个方面。

       我刚刚从事工作的时候主要客户都是高端人群,所设计的房屋也都是高级别墅,可以说当时的轻钢房属于是奢侈品的范畴,但是现在我面向的客户更加宽泛,设计的房屋也不仅限于是高级会所,还包括了工厂厂房、旅游景点、农村房屋等等,轻钢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日常用品。在施工的地域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国内的订单,现在海外订单越来越多,近几年我就做过马尔代夫、外蒙古、俄罗斯、斯里兰卡、韩国等国家的订单。

6 怎么看待目前中国国内的装配式建筑市场?

杨雅静:装配式建筑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才第一次露相,虽然经过了2016年的大力号召和2017年的一系列政策铺垫,但目前仍然是刚刚起步的状态,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等方面仍然是处于一种缺乏领头羊的状态。由于我是专门从事轻钢房屋设计的,所以我就单拿轻钢房屋市场来说,我觉得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没有可依的权威标准导致各种类型体系的轻钢房杂乱丛生,目前在国内最主流的两大体系就是“澳大利亚体系”和“美国体系”,这两种体系在材料的使用以及屋面桁架的受力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澳大利亚体系”使用的材料单一,只使用89毫米的C型轻钢龙骨,而且屋面桁架是使用了天地槽相扣的方式;而“美国体系”则是根据房屋每个部位受力程度的不同,使用了不同类型的6种C型钢和U型钢,而且屋面桁架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实现了更好的受力。

      二是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导致正确的标准无法得到实施,目前不管是从设计还是施工,都是传统建筑相关人员转行来的,对于轻钢结构建筑的了解并不是很透彻,所以难免会有不标准的房子产出。

7 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是否做过努力?

杨雅静:当然有!甚至可以说我现在每天的工作都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这一方面,我特别敬佩李成哲会长,为了解决目前轻钢房屋的现状,李会长成立了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打算携行业之力通过打造先进的轻钢龙骨成型机、出版轻钢房屋技术标准白皮书、举办轻钢房屋技能培训等方式来解决。

       我就很荣幸参与了其中白皮书的出版,成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建筑技术白皮书》的主编人,在这个白皮书里我把这近十年来的工作经验都浓缩成了精华,虽然会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总有一个人要开头,我很荣幸我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近期我正在根据白皮书中的标准,以“美国体系”为模板,研发新型房屋体系——“四梁八柱体系”,日后还将为其申请专利并大力推广。

       不仅如此,我还很荣幸地成了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轻钢结构建筑培训基地的讲师,讲授轻钢结构建筑的理论课程,为此我还亲自编写了教科书。至今已经开展了一次线上培训和三次线下培训,听过我课的学员也已经将近100人了。

8 目前日常工作都是什么?

杨雅静:其实我从事轻钢房屋的设计工作以来,就没有好好休息过,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加班,加班也是不分公司和家里,我每日的工作很多,但同时也很单调,因为每天就是做方案、报价、采购、研发专利、准备培训教程的循环,偶尔还会解答各类技术咨询。我每天的工作状态正好可以诠释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最好的时代是因为,装配式建筑被大力支持,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一大片的业务可以去开拓;最坏的时代是因为,装配式建筑刚刚起步,一切都在摸索阶段,各项工作量大繁琐,能参与的专业人士又少,所以只能一人身兼多职。要不是我对轻钢房屋的热爱,这些工作量可能早就把我搞垮了,每天叫醒我的真的不是闹钟,而是我对轻钢房设计方案是否还有修改之处的顾虑、是对培训教程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的担忧、是对专利产品设计思路的考量。但是再累我也会坚持下去,因为这是我选择的路。

9 预测一下装配式建筑日后的发展趋势?

杨雅静:装配式建筑肯定是建筑行业的必然发展方向了,会逐步覆盖包括高层、低层在内的所有建筑类型,适用范围也会逐步实现多样化,而其中轻钢结构房屋的各种体系也会通过市场的考验而实现优胜劣汰,我对我们目前正在研发的“四梁八柱体系”很有信心,相信这种体系肯定能经得起任何考验而最终实现普及。同时由于大量的人才缺口,装配式建筑的技能培训也会在近期蓬勃发展。

       目前装配式建筑还是发展初期,所以我相信过不了多长时间肯定出现业务井喷,到时候所需要的人才会更多,所以借此机会我想向整个行业发一个招募启事。目前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组建了一批设计师团队,着力打造成“中国装配式建筑设计师智库”,如果对房屋设计感兴趣,或者有意向与我们共同研发“四梁八柱体系”的同仁,可以联系我,我热烈欢迎大家加入,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共同进步,携手共赢!

10 有没有毕生追求的人生终极目标?

杨雅静: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而已,不敢声称自己拥有什么毕生追求的人生目标,我现在的梦想就是尽快培训出一批人才,跟我一起做我现在的日常工作,去设计更多造型的轻钢房屋,做到有一天能跟人炫耀说:“中国的每一个省份都有我的作品!”

      采访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结果杨总监的手机又响了,听着应该是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的一家会员单位正在向杨总监咨询轻钢房屋设计方案的修改事宜,我们只好结束了本次采访。其实我们第一次联系杨总监谈采访事宜的时候,她是拒绝的,因为她说自己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职场小兵而已,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资格接受采访。但其实像杨总监这样的“小人物”才是这个行业的活化石,她们的工作经历就是这个行业发展历程最鲜活的历史。

       本系列专访的初衷就是要引起千千万万“小人物”的共鸣,告诉他们其实他们并不孤独,而且还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只有每一个“小人物”的梦想聚集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大事业”,为此时此刻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的“小人物”点赞!

个人简历 

杨雅静

       1981年11月17日出生,汉族,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现就任天津市世木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总监、北京亮宅建筑咨询有限公司工程总监、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会长助理、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设计师团队负责人、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轻钢结构建筑培训基地特约讲师,目前开发了3套房屋体系,参与了9项专利产品的研发,主编了《装配式轻钢结构建筑教科书》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建筑技术白皮书》。

工作经历

2004年 -- 2005

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平面设计)

2005年 -- 2008年

天津市川林伟业办公家具有限公司(家具设计)

2008年 -- 2014年

易科美德(天津)环保建材有限公司(轻钢别墅设计)

2014年 -- 至今

天津市世木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总监)

2017年 -- 至今

北京亮宅建筑咨询有限公司(工程总监)

社会职务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 会长助理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 设计师团队 负责人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装配式建筑委员会 轻钢结构建筑培训基地 特约讲师

专业成就

2015年3月

参与设计的轻钢骨架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参与发明的轻钢房屋地面抗拔连接件系统和屋面抗拔连接件系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2016年8月

参与设计的轻钢结构专用六角螺丝、轻钢结构专用十字平头螺丝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2016年9月

参与发明的一种新型轻钢结构房屋“世木体系“和一种屋脊通风系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2016年12月

参与发明的一种结构板连接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2017年3月

参与发明的一种楼板抗拔连接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2017年4月

主编《装配式轻钢结构建筑教科书》

2017年10月

主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建筑技术白皮书》

2018年3月

参与研发“四梁八柱房屋体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