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突围》
第二次读这一篇《苏东坡突围》了,读得匆忙了一些,却也花去了半个小时,只是心情相对平静。
第一次读之前,我在家人面前犯浑了好几天,自我感觉非常不好,自以为度过了一段堪比黄州的苦闷。然而因为这一篇散文,我去看了《苏轼传》,现在尽管我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是那些脚步的痕迹,还隐隐约约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于是再去看这篇散文,便觉行云流水,酣畅淋漓。
但其实没有太多波动的情绪,乌台诗案也没有什么值得了解的,一切不过是一场小人的诬陷,苏东坡哪里会太多辩解的本领呢?诟辱之下,他只好承认了。“逐次隐讳,不说情实,再勘方招。”这画面,看多了,害怕自己的眼睛都被熏染得肮脏了,于是也不肯多看,匆匆翻过几页纸,任穿堂风吹将过去,哗啦,哗啦。
其实和《苏轼传》相似的,还有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我不了解读者对这两本书的评价,也许人们对后者的评价还要高一点吧。《苏东坡突围》里面说,总觉得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毕竟林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这是苏轼对自己在黄州的生活状态的描述。然而已经感到害怕的苏东坡、感到孤独无告的苏东坡,在这封写与别人的信件里,还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吗?
中学的时候,做诗词鉴赏的题目时,有一阙《卜算子》,我至今还记得,余老师也将其写进了这篇散文里: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在千古杰作被写出来之前,这才是苏轼内心的真实写照吧。也正因为如此,他在名满京师和二十年的喧嚣之后,终于又回归了安静,终于得到了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于是我们有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中国的文化史又一次变得耀眼,后来的文化人们,也多了一个苦难中给自己心灵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