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下)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当年分别时你还没有结婚,倏忽间你的子女已成帮成行。他们彬彬有礼笑迎父亲老友,热情地询问我来自什么地方?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就催促儿女快把酒菜摆上。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的黄梁掺米饭喷喷香。
这几句描写的见面场景异常温暖、亲切,主人的子女先是对爸爸的朋友行了礼,然后就围着诗人七嘴八舌地问长问短。诗人看着这些孩子,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朋友,心里是无限感慨,也是无限喜欢。诗人一一回答着他们的问题。还没答完呢,主人就催着儿女们去摆酒菜。
这画面太传神了,因为我们小时候,当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围着客人叽叽喳喳的时候,爸爸都会过来催我们吧:“去去去,你们快去端饭端菜,让我和你们叔叔多喝两杯。”
既形象真实,又生动地反映出了主人欲和客人“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的急迫心情。
这里的“驱儿罗酒浆”还有一种写法是“儿女罗酒浆”,我没有选择,也是基于上述原因。
说到这里不得膜拜下诗人的写作才能——太干脆利落了。如果是我这样的凡人,前面既然提到了孩子问问题,那么我当然得顺着写下去怎么回答这些问题的了。
可是,您看人家杜甫,根本就一字未提,一句“问答未及已”,就直接翻篇了。毕竟孩子的问题跟诗的主题无关,写上来也太啰里啰嗦,像小脚奶奶的裹脚布了。
接下来两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极美!
美在画面感——沾着冷雨的绿油油的韭菜,黄白相间的热气腾腾的米饭。一冷一热、一绿一黄搭配得多么绝妙呀。
美在深情意——这背后也有一个典故,当年东汉的名士郭泰在洛阳,一边读书一边种菜。有天傍晚大雨滂沱,他的好朋友范奎突然到访。郭泰就冒雨到地里割韭菜来款待朋友。诗人在这里是拿他们两个人的故事来比他和卫八处士,说明情意深厚。
美在暖人心——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只是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材,甚至因为贫困,白米饭中还掺杂了小米。但这却是真真实实的家的味道呀,让人觉得无比踏实的家的味道。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温暖人心呢?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喝了十杯。一连喝干十杯还没有醉意,令我感动你对老友真是情深意长啊。
主人觉得乱世之秋,见面不易,举起酒杯就一连喝了10杯,喝了10杯竟然也不醉,是因为酒量大吗?
不一定啊,我想一方面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方面是主人把深情厚谊都放在了杯中,所以才能一杯接一杯的喝呀,是不怕醉。
而诗人呢,感动于主人对自己的情深意长,一定也会开怀畅饮、不醉不休吧。
最后两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明天我就要越过华山踏上新的旅途了,咱们之间将再次隔着崇山峻岭,世事难料,后会之期茫茫啊。
欢乐只在今宵,明日一别天涯海角,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了,难怪“一举累十觞”地拼醉啊,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举杯共饮的机会了。此句遥遥呼应着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这样的聚少离多就是人生的常态呀!
读到这里,一股巨大的苍凉感像一张无形的网向我们迎面兜下来,让人无法遁逃,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怅然、一股凄凉和万千感慨。
虽说是时代的悲剧,放大了个人的悲剧,令身处安史之乱的诗人感受颇深,可就算是身逢盛世的我们,读了此诗,又怎能不深深感动呢?诗的力量太强大!
这首词还有一个风格——它用典较多,可是又用得不露痕迹。不懂典也能很轻易地读懂诗,这种谦谦君子的风范,我真心敬仰、真心欣赏。
《赠卫八处士》,一首充分体现老杜沉郁顿挫、深深打动人心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