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 那月 那日
持小凳闭目坐于墙跟下晒日头爷,喝上一杯淡茶花香,悠哉听上一曲,微微春风浮来很是惬意。不由自主的就会想些什么......
老姐提早收拾完就等我一起出门上学,我还依旧懒在炕上掐着时间:穿衣洗漱不过五分钟,胡乱收拾完昨晚那没来的急收拾的家庭作业塞书包不过一分钟的事,早餐就省了,穷沟沟的娃莫讲究,时间足够宽裕很。闭目“铛 铛 铛...”秒针的转动冲击着大脑,忍不住费九牛二虎之力坐起来,懒洋洋的揉搓眼睛努力睁开“到点了,再不起,自个走”习惯依赖老姐的庇护,终究还是快速的解决了出门前准备。正打算出门,老妈拦住“吃两油馍(油锅里炸出来的馍片,并附有散盐颗粒)路上把这些馍蛋蛋(油锅里炸烤(kàng)出来的四方小馍丁)拿上吃了”。还是用方便面三鲜伊面袋子装的。
这才想起来“二月二”,据明《酌中志》一书中就有记载“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为熏虫”大概老娘是在警告我着懒虫吧!
想起这“二月二”就得说说当地的庙会了,家住黄堡也就是对面梁家塬上夜里有锣鼓秧歌,还能去凑个热闹看看,在远点就是铜川有名的景点之一的药王山了。儿时陪祖母去过一次,后又随老妈等一行人也去过,来来回回的也不知道去过多少次。
这天是药王开洞门的日子。记忆力是这样的:扬尘土路百米远,黑压压的一片,数人头都应接不暇,有如正月十五的逛灯会。吸引儿童逗趣玩乐解馋的保准是各种小玩意和有味道的小吃,要么就是套圈投球打气枪和那弹上弹下的蹦床及充气巨型滑滑梯。我脑海里一直存留这那透明玻璃体内稀奇古怪 毛骨悚然的各类异样标本,和那帐篷里猛虎大蟒蛇及杂技表演。对于信男信女和有来意的老太太们来说,头等大事登北山141级台阶到药王殿里争先祈福还愿,别说很讲究的,手里包袱里都是些菩萨神灵供品香火经文什么的,叩头作揖并絮叨着。引人瞩目的有秘方碑刻《千金宝要》《海上方》和医学界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大亨造像,都想拍下来回家后细细斟酌。但还是宋代摩崖造像堪称一绝,俗称“摸摸爷”,都是蜂拥而上必先争着摸思维菩萨造像首选,下来便是旁边等菩萨了,传说摸佛像哪里,便可消除自己身上同一部位的病痛,曾年少也沾了不少福气,为其菩萨增添了些光泽。有一尊佛头曾被盗取流落在外过,现如今追回归位保护了起来。南山人们常知的就药王手植古柏和楼阁一尊送子观音庙殿,特别关注的为元代壁画,左右两侧壁画中玄机重重,可细细观察体会,但主位部分由于历史原因众说纷纭,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内,并有注明是来自中国陕西药王山字样。庙会来往的游人、信徒、虔诚者路易不绝,流连忘返,迟迟不肯离去。
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另外民间流传“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很多人腊月都不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儿时,也赶过热浪,可是没少折腾理发师们,闹腾哭的不停,要么就憨憨睡吹泡泡,结果可都是以潘长江、郭德纲、小岳岳、哪吒等版本出现穿梭在庙会游行中。
水干了茶凉了,日头也转弯去了别处去了,不再那么暖和,已经随微微春风来了些冷意,收拾收拾小凳挪动着回,别上班开小差偷懒了,影响不好,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