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做一个专业的质量人24
第24章《遇到贵人》
品质部的最高领导人是David,职位副总经理。上面还有一个总经理的职位,一直空缺。通常,很少有公司品质部会设置总经理这个岗位。但在这家公司,制造部、技术部、品质部这三大部门都有各自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公司层面,最高领导人叫CEO,再上面是董事长。
副总经理下面是副理,副经理的意思,品质部没有设置经理岗位。再下面就是主任、主管、工程师等。
一般在台资厂,大陆人最高只能做到课长,再往上的副理、协理都会请台湾人担当,有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感觉。
这家台资厂有些例外,公司内很少有台湾人,大多数干部都是陆干,最高能够做到总经理,能够看得出来老板的开明、大度和胸怀。能不能干成事情,跟哪个地方的人没有多大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力和业绩。
有一天夜里23点,CEO电话通知核心干部都到董事长办公室开会。刘红光那时候都准备洗脚睡觉了,接到电话就起身匆忙赶过去。在工厂,作为干部一般都是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万一有紧急事情能够找得到人。
办公室里面挤满了人,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董事长压抑着讲了事情的经过。美国的母公司被另外一个创始人私自卖掉了,工厂才得到消息,已经无力回天。两个创始人是亲戚关系,没想到事情做得那么绝。
董事长有些心灰意冷,召集大家过来,就是想问问,大家愿意跟着他继续做大做强,还是索性也把工厂卖了,各回各家。
大家听了这个消息,群情激动,都举手同意跟着他东山再起,二次创业。就这样,大家的心又凝聚在了一起,既是为了老板,也是为了自己。
后来,品质部招聘到了一个总经理,又招来一个品质经理,从德国留学回来。遗憾的是,他们做了半年,就离开了。至于什么原因,刘红光无从知晓。
David始终是品质部的最高领导人。
他工作很勤奋,每天都去产线巡线好几次,现场发现问题,立即纠正,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品质部有开双周会的习惯。在一次会议上,David给大家分享了最新的时间管理理念。
他说,时间可以按照重要性和紧急度划分成四象限。每个人工作时间和精力的分配顺序应当是:第一、重要不紧急的事;第二、重要紧急的事;第三、不重要紧急的事;第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
刘红光在下面听着,怎么都觉得不对劲。在他的印象中,第一应当是紧急重要的事情,第二才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他想不通,就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举了自己小组的例子,大多数工作都是客诉处理。不管客户大小,都是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哪一件没按时完成,都会遭到投诉或者抱怨,甚至影响订单。怎么可能先去做一些重要不紧急的,而把这些火烧眉毛的事情放在其次呢?
尽管David给他做了详细的解释,他仍没听进去。直到后来,他才明白了这种见解的良苦用心。不管再怎么忙,都要投入一些时间去做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也只有这个象限做的越来越多,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紧急重要的事情不期而至。
David还给大家开设了六西格玛课程,现学现卖,能够看得出他讲课时一脸严肃和紧张,也能看的出他的认真和细心,大家还是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里的人做培训尽管缺乏一些活泼性或者谈笑风生,但能够结合公司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来讲解,就很容易带入到场景中,让大家掌握。反而是外部的培训师讲完课拍着屁股就走人,学员到底会不会在实践中去用,用的效果如何,他们是不关心的。而企业的人组织培训,把这么多人的时间集中起来,就是想要产生结果和业绩,否则宁可不举办。
自从David开始研究六西格玛后,迷上了项目管理。他在广州打听到了一家机构讲这个课程很好,就号召大家一起去学习。
刘红光是第一个报名的,同行的还有品质部的一个体系工程师,一个主管,业务部的一个经理和一个业务员。就这样,每周五晚6个人搭乘动车,从东莞起身去广州上课,晚上住宾馆,周日下课结束后再赶回东莞。
这个10天的课程连续上了五周,学员大多数都是来自于IT行业,制造业的比较少,他们几个就显得很突出。每次回到公司,David会组织大家进行强化复习,给大家出题做,他就是这么热心和操心,像一个长者和贵人。
在这个课程中,刘红光掌握了许多项目管理的技能和知识,受益匪浅。
在公司,刚开始是没有项目部的,有的项目是研发工程师兼职,有的是业务兼职。后来专门成立了项目部,招了一个专业的项目经理负责所有的项目,设立了项目作战室,里面墙上插满了小红旗和各种监控进度的彩色小卡片,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刘红光一直很困惑,搞不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通过PMP的学习,他开始理解问题的根源所在。
在企业里,除过新产品开发会用到项目管理外,质量改进过程也存在大量的项目,包括六西格玛黑带项目。这些尽管没有软件或工程项目那么复杂,但范围、进度、成本、质量这些要素都是需要进行管控,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PMP学完之后,老师说,这只是一个基础性的课程,帮助大家建立项目沟通的共同语言和基本框架,但落地性不佳。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另外一个来自英国商务部的PRINCE2的项目经理认证,即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该课程实操性、落地性都非常好。PMP+PRINCE 2搭配起来,能够相得益彰。
于是,六个人又报名了这个课程。几番学习下来,刘红光对项目管理也开始着迷了。自己还买了很多项目管理的参考书籍,扩展知识和视野。
这些事或许就是David所说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吧,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积累,刘红光后面遇到各种事情都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而不是像以往那样靠经验靠试错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