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走出007不出局那片“交不出作业”的茫茫戈壁
今天又是007不出局交作业的日子,只有当初一时兴起没事找死而参加了这个局的普通人才能明白这是个逼疯指数有多高的日子。要么交作业,要么发50块钱红包,要么自动OUT,没有其他选项。
别不信,2018年1月才组的70多人班级,上周只剩下了52个人,而上周几经催促后班内未交作业的人数仍然达到了21人。看到这组数据时,震惊、担忧、欣慰各种情绪齐涌心头,我似乎能看到大片大片和我一样处于苦苦挣扎状态的同学,体会过跑步临界点的人,一定会明白我说的这个“挣扎状态”的意味,滋味像极了“我是不是马上要死了?”。
为什么不因任何原因持续不中断地做同一件事会如此之艰难?兴趣会不会降低这个困难度?我的个人经历是并不会,我曾以为自己对绘画是真爱,可当我决定尝试每日一画(不论难易)时,我仍然是无法做到不中断。是的,当绘画成为每天都必须做的一项任务的时候,开始间歇性地产生了倦惫感,如果真的停下来,就会变成经常性的中断,再进一步便成了选择性回避和漠视,为了不伤及自尊和打击自恋,于是干脆放弃,默默地把头埋进沙子里,就像自己就没做过那么狗屎的一个选择过似的。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为什么能够成功走到终点的人却是廖廖呢?我想《刻意练习》这本书已经通过各种实证研究给出了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其实,哪怕就在我有限的知识库中稍微仔细观察,很容易也能发现“成功”的背后总是少不了日复一日地重复同一个动作。
曾国藩靠“打呆仗”赢了太平天国给大清续命。
李昌镐靠稳定的“51%的效率”实再大满贯。
芒格靠“慢慢富”与巴老缔造了财富神话。
即使神童如莫扎特,也是通过令人震惊的辛苦努力才成为那个音乐天才。
没错,案例有如星海,且也都耳熟能详,结论更是清晰明了——你放弃,你就肯定不会成功。如果在此把不被007不出局规则淘汰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成的话,我需要着手解的那个最实际的问题,就是在倦惫席卷了意志的时候,我可以尝试哪几项干预,以走出那“不想交作业”了的茫茫戈壁。在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如何不真的停下来。这种时候不管如何都去做点什么是可以拯救自己的,比如:
1、很多人都在挣扎中,如果这次按时交了,就仍然留在了不忘初心的群体中。
2、摒弃对自己写作水准的不满意情绪,切记交出去才是优先级任务。
3、打开电脑,随意敲打点什么,哪怕是脑海里零零星星地闪过的句子。
4、不要停止地寻找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写作内容。
5、提醒自己,哪怕是最平凡的记录,于自己也是意义非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