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戏子
读过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新闻产业本质上只是对人们八卦意愿的满足。正如《调音师》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所说:“人们生活在一个满是偷窥癖和暴露狂的世界里。”所以我很少关注新闻,但一旦我知道了什么真的值得我记住的消息我一定会记住。
近段时间,范冰冰偷税一案审结,网络上关于戏子与科学家的讨论也愈发激烈。诸如《潜心十年不如范丞丞一张照片》之类的文章也刷爆了我并没有多少朋友的朋友圈,人们都在呼吁让科学家得到更多的报酬与关注而非“戏子”。
受此启发我想到了一个问题:科学家与戏子真的是有高低贵贱不能同框的吗?我打算分成三个部分来探讨:科学家需要关注吗?科学家需要的是什么?科学家与戏子真的不能被一同评价吗?
科学家需要被关注吗?
很多人说我们只知道明星,却不知道这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意思,科学家不是流量明星,他们并非依靠大家知道而做出贡献;相反,大部分科学家实际上是需要埋头于自己的研究的。只要能够产出成果,科学家自己为不为人所知其实没有太大的重要性。套用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你觉得一个鸡蛋好吃,你就要见一见下蛋的母鸡吗?”有时候不必要的关注反而会打扰了他们的生活和正常的研究。不论是屠哟哟还是袁隆平都是深居简出很少在公众面前露脸的,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做出的贡献都堪称诺奖级别了;更不要说著名的希格斯博士发表了十篇论文完成了标准模型建立中关于希格斯玻色子的内容之后就专心教学很少科研更少出现了。而很多很“网红范”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反倒并不是很多,他们大多本质上是进行学术报告和讲座的科普专家(只不过他们科普的对象不是一般老百姓而是相关领域的工程人员和经过了相对完整自然科学教育的科学爱好者们罢了,比如知乎上很有名气的袁岚峰老师)。当然,也的确有霍金这样不仅高产而且还很有公众知名度的例外,但是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少。如果真的像关注明星一样关注科学家,对于他们的本职工作——科学研究只怕也是一种打扰吧。
同时,真正名留青史的科学家其实很少,如果把全职的科学研究者称之为科学家的话那么这个群体基数其实相当庞大但他们中真的做出划时代贡献以至于可以被大家铭记的也不过是一个领域内的那么几个人而已——不相信的可以回想一下,你能不能记住哥本哈根学派的几个主要大牛?我敢打赌不是专门研究物理学和科学史的人一般也就知道一个波尔。不是因为剩下的人不是科学家而是因为他们的贡献相对于波尔而言都实在小了一点这才使得他们大多并没有被写进教科书里。加上科技黑箱效应的存在、社会分工的细化和行业之间的技术壁垒,很多与日常生活或者自己从事的领域没有什么直接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不为人所知也是很正常的——就像我自己是化学专业的学生但我也说不出来现在世界上有哪些在量子化学领域很杰出的科学家因为我的专业和兴趣都更偏向于有机物的合成与生物质,如果要了解他们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不看上个把月的论文估计是不可能的了。而连同一学科的“同行”想要理解这一学科其他领域的研究都这么不容易,那就更别指望普通的老百姓能够了解和关注科学的前沿领域了。这种情况之下要求老百姓知道各个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那就真是难于上青天了。
综上所述,科学家们并不需要大家的关注也不可能真的让大家去关注科学家们。所以在朋友圈拿戏子知名度与科学家相比其实是自立靶子自己打,没什么意义。
科学家需要的是什么?
这里我首先想讲一个故事,这是我在化学功能材料研讨班的指导老师傅老师讲述的(为了让故事听起来跌宕起伏一点以下叙述经过了一定的文学润色但没有改动具体的情节和细节)。
1991年,傅老师正师从湖南大学一位老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当年年底,老教授让他帮忙核对一份要用于年终项目汇报的报账的明细。傅老师细看之下发现,这个项目在那一年竟然花掉了近1500万元的经费而项目的实际内容却几乎是一片空白,从耗材上看似乎是碳材料相关的研究项目。傅老师去询问老教授账目是否有误因为他很难相信有这么烧钱却看上去毫无理由的科研项目,老教授没有回答只是告诉他总数基本无误,只管核对细账就是,傅老师也就没有追问。这件事情后来就这么过去了。
两年后傅老师博士毕业前往美国进修,又过了四年回国来到华南理工大学任教。1999年,傅老师来到长沙出差,途中顺路去拜访老教授。老教授在家简单招待了他。师生在饭桌上聊起当年那个奇怪的项目,老教授一下子哭得稀里哗啦,还一直说“我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之类的话。原来1990年立项的时候国家下拨的经费已经花掉了九千万就快花完了可是项目的进展还停留在八年前。傅老师问及项目的内容,老教授还是什么都不肯说。
又是两年过去,2001年年底,傅老师在翻阅一期材料学的期刊时,注意到了一篇关于碳材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莫氏硬度和弹性模量变化的论文,后面还附带了一小篇通讯稿,大概讲述了湖南大学一位教授历经十年努力花费了将近一亿元(傅老师原话:“还剩不到50万经费的时候成功了。”)的经费终于攻克了飞机刹车片所需要的碳材料的课题的故事。
没错,论文的第一作者就是当年的老教授。
在我看来,科学家最需要的东西有三样:钱、时间、信任
提到科研,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在封闭的实验室里摇瓶子或者几个西装革履眼镜像啤酒瓶底一样厚的老头子在一块巨大的黑板前推导演算,然后可能会想:这会花很多钱吗?事实上这两个画面都不是科学家做研究的常态。以化学类为例,大部分时候化学家的研究都是守着安装了各种仪器联动工作站的WinXP电脑,旁边的设备无声地运转同时电脑上显示出各种各样的图谱和数据。而物理学家的研究往往依托庞大的粒子加速器和充盈着超低温液体的气泡室。不论是最基础的四大谱的仪器还是各种传感器都不是廉价的地摊货——单是本校用于核磁共振的那套设备就价值600多万(谱图解析课上做核磁共振实验,管理核磁共振室的老师:“随便弄坏一个设备你后半辈子就可以如愿以偿的留在华工了。”)。至于说更尖端的研究比如观测到中微子振荡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光是里面的检测器估计就值上亿人民币了。毫不夸张的说,科学研究成果既是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论是老教授烧碳就烧掉了一个亿的飞机刹车片还是高超音速发动机的核心铁基高温合金(中国首创,此前所有可以实际应用的高温合金都是以镍或者铬为核心的)那背后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科研体制导致经费浪费、贪污云云所以科学家最需要的并不是钱。然而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常常是不成正比的。举一个很尴尬的例子:中国在1994年启动了国产操作系统开发,一个从无到有的计划才拨发了1900万经费;相比之下,微软在已经有成熟的操作系统体系之下开发新一代的XP操作系统就花掉了2.5亿美元,即便考虑到通货膨胀这样的因素单就数量而言也绝对是碾压性的优势,也难怪当年的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了。更不要说世纪之交国产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的开发最后居然因为部委改制经费未能及时拨付几近流产。套用袁岚峰老师的一句话:“经费投入不足对国家科研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体制。”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体制更多影响的是科研成果的转化而经费投入影响的是有没有成果产出,没有投入是绝对不会有产出的!可见,科学家最需要的东西一定会包含钱!
如果大家注意到了故事里的另一个信息就会意识到时间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了。老教授的研究项目本质上是一种晶体碳材料,相关的工艺技术已经使用了很多年而在应用方面国外也已经用它做了很久的飞机刹车片,属于追赶性的研究(至少知道这玩意儿可以做出来)。但即便如此尚且是十年磨一剑。至于说原创性的研究例如杂交水稻能不能做出来都是个问题,如果没有1970年李必湖发现的水稻野败不育系的话恐怕袁隆平到死也别想看到他的东方魔稻了。科学研究本身就需要反反复复地观察现象和实验试错,再加上运气原因(不是所有人都有像爱丁顿那样误差和实验结果一样大实验数据却还能与理论值分毫不差的欧气啊!),很多看上去很小的科学研究课题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像木质素合成塑料这样的研究项目甚至可以在一个实验室里师徒传承两代人。可想而知那些要求多少年内出成果的人有多么的无知而且急功近利了。
第三样东西,信任,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作为科学研究金主爸爸的政府和企业对科研人员的信任,另一方面是民众对于科学家和科研的信任。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故事。但是如果大家知道瓦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之下设计出了成功的蒸汽机就能大概明白政府和企业对于科学家的信任有多么重要了。瓦特长期以来都致力于改进当时用于矿山和船舶排水的纽可门蒸汽机,这种机器在做功之后需要冷却汽缸导致了大量的热能浪费。很容易想到,如果取消冷凝蒸汽的步骤直接以空气作为低温热源就可以显著地解决能量浪费的问题。但瓦特的实验却发现,如果要取消掉冷凝设备,首先要解决汽缸的耐压问题因为温度不下降意味着汽缸中的压力不会下降而当时的冶金工业根本没办法提供足以耐受这样环境的钢铁。
瓦特当时的投资方是铸造厂主博尔顿;在得知这一问题之后,博尔顿提议让瓦特先暂时放下这一问题,先去解决当时遇到的其他问题比如活塞与大型汽缸的密合问题。
就这样,瓦特在博尔顿的支持下先后改进了冷却装置、改进了密合系统、用传动曲柄设计出了往复式蒸汽机的机械能转化装置……1年、2年、5年、10年……耐高压的钢铁却一直没有眉目。瓦特越来越心灰意冷,博尔顿的财富也日渐河干见底,但博尔顿一直在瓦特身边无条件地给予他各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在精神上激励着瓦特。直到1794年,火炮铸造行业终于解决了钢铁耐高压的问题。博尔顿立刻买下了专利并与瓦特成立了蒸汽机公司,当时机械传动等各方面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两人的合资企业终于等到了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大发横财。此时,距离瓦特和博尔顿相识已经过去了整整21年。
如果没有博尔顿长达21年的支持,瓦特根本不可能熬到耐高压钢铁出现的那一天。而当时对于这种技术是否真的能出现,其实大家心里都没底。可以说博尔顿的支持仅有的底气就是他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和对瓦特的信任。对科学技术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当然是基于他作为企业家的理智和敏锐洞察力,但如果没有对瓦特的信任单靠理智根本不足以让他默默地支持这个动不动就焦虑或者垂头丧气的发明家完成这一划时代的成果(顺带一提,瓦特退休后他的儿子小詹姆斯·瓦特后来与博尔顿之子马修·博尔顿继续合作,传为佳话)。是的,没有博尔顿和瓦特的组合依然会有人设计出往复式蒸汽机;但是有了这一对强强联手才让这个发明及时出现并极大地推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能让一个划时代的成果早一点登场为什么非要让它压轴呢?由此可见,为科学家提供物质支持的政府和企业家对科学家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但光有金主爸爸的信任没有用,历史上不止一次有因为老百姓对于某一工程或项目的抵制而导致伟大的事业就此作罢的事件(参考用爱发电的湾湾)科研中类似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更要命的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像博尔顿那样有着对于科学技术研究前景的乐观预期——这很正常毕竟科学技术研究距离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实在太远了,行业分工的细化更是让大家了解所有的科学技术研究部门变得不再可能了;人们对于未知事物都怀有本能的质疑和恐惧自然也就无法轻易地接受了。经常玩豆瓣或知乎的读者应该对《为什么要探索宇宙》这篇文章不陌生。事实上,这篇文章中修女的态度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通常情况下普通人对于尖端科学研究的态度:尖端科学的很多研究成果根本无法直接作用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对于掌握着话语权的精英阶层而言,任何事物如果既不能带来实际利益也不能帮助他们抢占道德高地的话那不如不要浪费时间。也无怪乎国人大抵揪着论文造假之类的事儿不放叫嚣着要削减科研经费,或者说,正是因为这些人对于科学研究的不了解导致他们不信任才让他们有意无意地妨碍了科学技术进步的历程。由此可见,普通人对于科学家和科研行为的信任也是不可或缺的。
科学家与戏子可以一起评价吗
先亮出结论:虽然不是所有演员明星都有资格和科研人员一样享有赞誉接受宣传表彰,但是“戏子”并非不能与科学家同框。
我一直认为在有完备的制度约束的前提下,德行与才能是可以分开来讨论的:有时候以德为先,有时候以才为主。同理,不同领域的才能的贡献也完全可以分开来讨论,未必有必要分个高低贵贱。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科学家与艺人所进行的事业根本就不在同一维度。艺人们满足的是人们对于休闲娱乐方面的精神需要,科学家们则致力于在自己擅长又喜欢的领域里找到一些全新的发现然后建立一个可以解释世界上现象的理论进而指导我们的实际应用。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讲科学家的贡献当然凌驾于一般意义的艺人之上;但就综合贡献而言,还是应当具体到个体行为上来讨论更有意义一些。举个或许不怎么恰当的例子,黄晓明通过自己的演艺事业赚取到了丰厚的收入再加上商业赞助办了一场价值赶得上一枚小型原子弹的婚礼而屠呦呦多年的潜心研究获得了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奖励当然还有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在各自的领域里他们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因此,要想讨论他们的贡献,是离不开他们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的。或者说,评价一个人的功绩最合理的方式就是通过行内人对ta的评价。
但是在我们要给出一个综合性的荣誉的时候,由于参评者基本上来自不同的领域,所以这个时候往往只能通过大家的大致印象来进行公投了——就算你要加权计分,你首先得考虑公众能不能理解你的权重公式和你制定权重的原因……而且……你并不能保证给科学家以更高的权重就一定公平啊……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向选出一个综合性的荣誉获得者,实际上选出来的就是一个大家认可的人。而既然是大家认可的人,那就要让ta尽可能符合主流价值观或者说大多数人的价值观。虽然拜金主义和对明星荣耀的追求或许有一点点“畸形”,但是科学家们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和理想主义乃至对于客观事实真理的追求这些都不是一般老百姓能轻易拥有的;正如前文所说,他们最关注的只是与自己生活相关的而实际上明星们创造的大量文化财富的确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要可以说直接与他们的生活相关了;所以他们更愿意认可所谓的戏子也就没什么出奇的了,这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客观反映。何必逃避这一现实呢?
这里我想补充一点私货:价值判断——包括对科学家和艺人孰高孰低的判断——就应当像任何文化现象本身一样是多元化的。一个社会不能只有下里巴人但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去追求阳春白雪,所以科学家和艺人当然可以被放到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当中同框;同理,欣赏明星艺人甚至所谓的偶像没什么不好,只要还有人赏识这些科学家、记得他们的贡献并且愿意为他们的付出买单就可以了。显然,只要科学技术研究还在继续进行没有被锁死就一定会有效益和进步所以一定会有人一直赏识科学家们并为他们所做的贡献买单的!至于说什么感动中国或者社会热点之类的,他们的评价分量怎么也比不上一个行业内部的评价吧?何必在意呢?
我们能做什么吗
当然,中国当下的现状对科研人员并不友好:单是经费就是大问题,更遑论制度的弊端浪费了很多无谓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公众缺乏对科学技术的了解因而对此很不信任对于尖端科学研究也很难全力支持;基础教育中科学精神与逻辑思辨的匮乏以及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导致公众科学素养参差不齐……这都意味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做的能做的还有很多,但绝不仅仅是diss几个明星而已。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在职或者即将入职的(正在读研读博什么的)科研人员,还请你安心从事自己的研究。每当我了解到中国在各个前沿领域取得的成就,都会越发地清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科研人员们肩负的重担;每当我看到实验室里还在使用多年前就应该淘汰了的仪器设备,本应用完就扔的样品管不得不洗干净重新利用的时候,就更能感觉到科研人员的艰辛。但不用焦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阿姆斯特朗的一大步背后是千千万万科研人员千千万万小步的积累。我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依然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全方位发力加速前进的国家,只要继续向前走,星辰大海的征途属于我们!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是政府官员,请你试着将今年的拨款稍稍向当地的研究机关多倾斜哪怕一点点;请试着调整自己能调整的制度就算让他们报账的时候少跑一点流程都好。随着行业的划分,科学研究如果细化到每一个最小的领域那么在每一个国家几乎都是两三个实验室就包揽了这一领域全部的研究然而财政投入并不是均衡投入的这也就意味着很多相对边缘的学科很可能会被舍弃而这些学科中很有可能就蕴含着未来生产力的全新突破。这需要政府的关注,少帮点忙甚至不帮忙起码也比帮倒忙要好啊。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是企业家,请你试着去投资当下未必热门但一旦突破就会有巨大产出回报的科研项目;请不要太逼迫手下的研究者们。正如经济发展只有多种所有制共同运作方能触发全方位的经济活力,只有民间(企业)和政府通力合作共同作用方能给我们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以更多的阳光雨露。科学研究绝非一朝一夕绝大多数研究者甚至只是在科学研究的某一条岔路上写下了此路不通而已。我的一位师兄博士毕业之后从事环氧乙烷制备聚醚类表面活性剂的工艺改进就曾因为没有产出被上级骂的狗血淋头但最后无数次的失败最终证明他们一开始的创意的确是行不通的。虽然没有产出,但起码排除了一种不可行的方案不失为一种收获。如果你觉得你手下的科研人员没用,想想瓦特啊。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是作家、媒体工作者,请你在写爆文抓热点公布社会阴暗面之余腾出哪怕一点点的版面用来宣传科研工作者的工作,为他们争取来多一点点人民的信任和关注。媒体的作用不只是挖掘真相不只是记录事实更不仅仅是歌功颂德还需要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关注未来的领域,这不是在帮助现在,这是在增援未来。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是教师、科普工作者,继续你的本职工作,腾出哪怕一点点精力鼓励学生和受众去思考和探索。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本质,思考能激起人们探索的欲望,或许你现在激发起了一个孩子对科学的热爱多年以后就能为某个领域的突破上贡献一份至关重要的力量;或许你今天让一个人学会质疑与思考现有的现象明天就能避免又一次“信息锅”之类的闹剧。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学生,请好好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方法。课本上的东西纵使有这般那样的缺陷依旧是经过反复考量之后最合适的抉择;科学教育之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意义自不待言而职业教育虽与科研无关但它们撑起了社会而社会正是科学研究最坚实的后盾。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只是一名普通人既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受众也与科研无关,那就请好好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顺带关注一下科学技术研究的一些动态;请对科学家多一点点信任和耐心别听一两个人带节奏就瞎喊乱反对。读不懂高深的理论没关系知道曾有人为大家刻苦攻关就行;现在没出成果也不要怪科学家不给力毕竟十年前也没人能想到弱人工智能会有今天呢?关注艺人与明星当然没有错,但也不妨碍大家花点时间看看我们未来可能的走向。科学家不需要大家的过分关注,他们需要大家的默默支持,不添乱就已经是帮忙了。
综上所述,我不反对追星不反对浑浑噩噩不反对艺人的高片酬不歧视埋头苦干的芸芸众生。但我更希望在脚踏实地之余,能有人抬起头来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