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对话与思考
01 背景
1月20日,「止观心理」特别联合SEC社界、WorkFace、羲辰公益基金会、书里有品四方机构联合发起「止观跨界」第2期。
这次,我有幸与李永辉老师和跨界人Maggie共同就“未成年犯罪预防”的议题分享案例治疗和心理建设咨询经验,进行跨界对话。
李永辉老师,是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医院院长,警察中的医生,医生中的心理治疗师,有29年监狱系统从业经验,是2008年援川抗震救灾小组长,以及2020年援鄂抗疫全国医疗队的医务总负责人。
现场对话跨界人Maggie,是一位青春期男孩的母亲。她更多以诸多家长关心的未成年犯罪现象及预防措施的视角,同李永辉和我进行跨界交流。
根据现场对话实录,我进行了重新编辑整理。以下是这次跨界对话的精华内容。
02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粗略估计 ,青少年犯罪中,暴力犯罪占比较大。其中,抢劫、抢夺、盗窃这三类占比可能超过总量的一半。网络犯罪、吸毒、贩毒的少年犯很少。青少年犯罪中,还有相当比例是一过性的问题。过失犯罪,就是情绪的问题。
从数据上讲,青少年犯罪率在近二十年来大大下降,但心理问题却大大增加了。从整体来看,可能是平衡的。这其中,有现实层面的原因,比如监控很多,违法犯罪的成本很高。
暴力犯罪,是在通过行为释放和处理自己的愤怒。但现在犯罪成本增加,青少年的愤怒无处释放,很多愤怒可能就转化为向内攻击,让自己生病、自伤、自杀等。
03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有的未成年犯罪都是童年创伤造成的。创伤包括很多:忽略、忽视、言语、身体、情感,这些虐待或不满足。甚至用更心理学的语言来讲,是父母不恰当的回应。
在犯罪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是人们常说的“缺爱”造成的,甚至是严重缺爱。比如孩子出生后不在父母身边,被放在别的家里寄养。比如从小到大在父母打骂的环境中成长。
父母的语言暴力,也会为未成年人犯罪埋下隐患。
一个正在被拘押的男孩从小就在父母的指责中长大,甚至父亲曾经对他说:“你以后迟早要坐牢!”在家属会见时,他对父亲说:“你不是说我以后要坐牢吗?现在,我实现了你伟大的诺言!”可见,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杀伤力有多么大。
很多青少年罪犯的家庭都有很大的问题。
很多少年犯的父母关系不和。从战略角度,父母联合统一战线,孩子犯罪的可能性很小。只有当父母一方或双方对孩子冷漠,(父母双方对孩子冷漠,意味着父母之间肯定也冷漠,还有一些父母互相埋怨、指责对方),孩子犯罪的可能性才高。
犯罪是自体发育不良的体现。而上述是造成自体发育不良好的原因。
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观点,孩子的行为和症状,也维持了家庭的平衡和稳定。
在影响青少年罪犯将来再犯的因素中,家庭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如果家人能主动联系正在被关押的犯罪子女,说明家人对他有很大的精神支持。这些青少年即使犯罪了,将来重犯的几率也会下降。家人们的探望,对这些未成年罪犯来说,意义非凡。
现在交通已经很便利、会见条件和渠道也很开放,但让人心寒的是,大概不到一半的父母会去看望被拘押的子女。呼吁父母们尽量去看看孩子们。这对孩子们意义很大。
总的来说,爱的缺失,再进一步说是情感的不及时、不恰当回应,更进一步说,是身体的虐待、语言的虐待、父母的忽视等等。这些都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很重要的家庭背景。童年创伤是孩子走向犯罪的很重要的因素。
04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首先,从家庭层面来看。
不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孩子犯罪之后改变的过程中,家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家庭既可以塑造人的过去,也可以改变人的将来。
因此,父母们需要好好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准父母的心理准备。
从准父母开始,要在生孩子之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了孩子后,要像入党宣誓一样,对自己承诺,自己会爱这个孩子,会好好养育他。
不要拿生孩子把两个人捆绑在一起。有的人说,“我本来不爱他,可是我怀孕了,所以我就不能和他分开了,只能将就着过日子了。” 孩子出生后,他可能会带着负罪感、内疚感等去成长。本应无压力快乐成长的孩子,却背负了几座大山。
二是如何向孩子表达爱。
很多家长说:“孩子我爱你“。但是孩子能否感受到家长的爱,又是另外一回事。有很多孩子病不缺爱,而是感受不到爱。我们如何去表达爱?
什么叫爱?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在身边,这叫爱。孩子不需要你的时候,你离开一会儿,这也是爱。这涉及到能不能恰当回应的问题。
母亲对孩子的回应,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最重要的来源。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老师提出,在孩子6岁以前要“心理抚养”。
孩子读初一之前,父母要想尽办法多陪孩子。很多孩子的父母为了做生意,没时间陪孩子,孩子的理解是,只要父母不在身边、自己就被父母抛弃了。父母应当尽量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
随着孩子长大,父母要意识到,适当离开特别重要。特别是对青春期孩子的爱和对幼年时期孩子的爱是不同的。父母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和距离。不一定要整天在一起。
有的父母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矛盾的。比如一个讯息是“你要成长”,另一个讯息是“继续做我的小宝贝,不要长大”、或者“我不信任你能成长”。孩子收到很多矛盾信息,怎么做都不对。
此外,父母要多欣赏和鼓励子女。
不管什么年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被别人认同的需求。对成年人来说如此,对孩子来说就更是这样了。而希望被别人认同的原始的表现或雏形,就是小时候被妈妈看到。
三是父母要有弹性。
有弹性是人格健康的表现之一。当一个人没有弹性的时候,就一条路可选,这样就可能产生自杀等极端问题。
对孩子的养育,应该是灵活有弹性的。不要说“一定不能怎么做”。当富谬强调不能做什么的时候,也给孩子的“做“或者”做错“留出一点空间。
最后,父母要不断自我成长。
很多父母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学到正确的抚养和爱孩子的方式,也在后来的家庭中重复这些方式。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反思和改变,给孩子正确的抚养方式。
另外,在此次对话中,除了探讨有关青少年犯罪预防的议题,还简要探讨了有关网瘾的话题。
网瘾本身可能不再是问题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网瘾问题其实是关系的问题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商场、餐厅 ,有些家长常常 塞给孩子一个手机,就好像孩子不存在似的。但是家长是在用这种方式“阻挡”和孩子的连结。因此,家长需要重新反思给太小的孩子使用手机这件事。
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
很多父母没有自我成长的意识,这就需要社会有更多的组织或有担当的社会企业、公益团体去引导父母们做出改变。
现在有很多公益项目、但是支持准父母和父母用健康的方式抚养孩子的公益项目却寥寥无几。
从认识层面,很多人还没关注到对孩子心理抚养的重要性,这方面的公益组织相当少、这是个很大的缺失,而成立各种公益组织,成立类似于父母学校的机构,加大社会宣传……都将会是很好的开始。
这个社会如果能够更多地支持到父母特别是母亲,也就是间接支持了未成年人。
(无戒学堂,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