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7
昨天听了徐高博士的《决定中国经济的思想线索》讲座,对于他的逻辑基本上是认同的。这里必须感谢他的传道授业,但是我还是有些地方是持保留意见的。
2018-09-27观点一:统治世界的只是思想
“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超出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践者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努力。狂人执政,自以为得天启示,实则其狂想之来,乃得自若干年前的某个拙劣学人。我很确信,既得利益之力量,未免被人过分夸大,实则远不如思想之逐渐侵蚀力之大……对形成善良和丑恶的观念而言—更危险的是思想,而不是既得利益者。凯恩斯《通论》1936
整个讲座都是围绕人的思想及世界观对事物的正确性选择上的不同展开的讨论。可以理解成即使是同样的知识体系,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得出的属于个人认为的正确结论也会不同。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闭环或者价值序列,所以选择和结果都会不同。
2018-09-27对人性悲观的看法就是所谓的人性本恶的表现,霍布斯认为在实力相当的群体中,每个人都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与他人产生抢夺甚至战争。所以只有在一个强权控制下,人类才能保持和平状态。我想他把人看的更像是野兽的属性吧。
2018-09-27对人性乐观的看法认为存在“看不见的手”,只要在公平交易的环境下,人们就会愿意付出去换取回报。亚当斯密生活在1776年,霍布斯生活在1651年,这一百多年的差距、足以让人类以及人类社会从野兽面更多发展到文明面更多,我相信两位经济学家对外在环境的判断都是基于时代给他们带来的直观感受。所以当今天我们再去评价他们说的对不对的时候,不能用现在的环境,而是要回到当时的大环境下去想这个问题。他们的判断在他们所处的环境应该都是对的,不然也不会变成大师级人物。
但是他们曾经与我们不同的经历对现在有没有启示呢?我认为是有的。正是因为在两个极端,就像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的争论一样,才能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环境改变,对人性的影响可以大到什么程度。人性可以恶到为了果腹之欲杀妻弃子,也可以善到为了救助弱者让出自己的食物。
2018-09-27到1973年肯尼斯对亚当斯密的肯定的论述,进一步证明在人类社会相对文明的时期,经济行为就会自然发生,而且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平衡让我想起自然界的很多现象,比如生态系统、水循环、食物链甚至微观的电子质子中子,所有自然中的一切都看似不相关且混乱但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和稳定,就像他说的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一样的正常。所谓人类经济行为的本质也是需求和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只是人类一直在把这种交易变得更加复杂,但是本质是从来没变的。那么在自然状态下的一般均衡,或者说存在的看不看的手的自调节能力,也非常容易理解了。
2018-09-27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1.萨伊定律强调需求的重要性,个人需求趋使个人生产劳动,从而产生供给,这种供给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2.萨伊定律是确信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并且萨伊定律有效的前提条件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完全的市场经济是自由的,并且趋于公平公正的。这同样可以类比生态系统,即使生态系统本身也会遭到恶劣天气或自然灾难的破坏,但是仍然有自我修复能力,偶尔会有小部分地区出现沧海变桑田的情况,但是从自然这个整体来看,如果没有强加的故意的破坏,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依然很强。这就像萨伊定律里说的市场经济。
2018-09-27马尔萨斯提出“有效需求”理论对萨伊定律提出了疑问。他认为需求未必是有效需求。
2018-09-27打碎一个窗子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场调查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好事。他们的逻辑是打破窗子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从而带动经济运行周转起来。。
我当然不认为打破窗子是好事。不是我不知道他们的理论,而是我不觉得创造需求只有这个一种方式。 而且我也不认为个人的需求需要被无限的开发。。
如果相信萨伊定律的人就会觉得打破窗子是坏事,而相反得就是不相信萨伊定律的人。我是相信在没有“沙子”干预得情况下,萨伊定律是成立的。但是即使有些意外出现,也未必只有这种方式解决。我们曾经笑资本家把过剩的牛奶倒掉也不给穷人吃,现在我们却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人了。
重点来了,我们有自然需求的时候自然去劳动换取这种需求。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不去提供供给呢?也就是不去劳动呢?
1.当我们曾经积攒的财富已经满足了个人的物质需求的时候,一部分人就会改去追求别的东西,而安于现状。就拿上班打比方吧,有些人是为了理想,有些人上班纯属为了养家糊口,没什么乐趣可言,那么当他已有的财富已经远大于上班所得时,他就会选择不上班,而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他的钱已经够花了。这个就像欧洲高福利国家的情况,当国家产生的生产资料已经远远满足人们所需,这时国家选择增加福利,人们可以不用辛苦工作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消费,这也是变相促进需求的方式。当然这种吃老本的方式只能是比较难持续,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用这种方式去消耗生产资料,比你去故意打破窗子,故意倒掉牛奶,或者故意让人民去挖坑添坑这种方式要仁慈得多。毕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生命不会那么的疲于奔波。艺术也要源于此。而这种常态化且充满人性的方式被说成是欧洲堕落的根源,不工作有些人会变得懒惰,但是也会带来其他的很多好处。至少不用疲于奔命。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只是工业革命为解放劳动力带来的最后一次革命,未来的智能时代,机器人取代人类大部分工作而去提供供给的时候,人类可以有更好的福利和更多的闲暇时间,很多人就只是提供需求而完全不用再去为了需求而供给了。那时你还觉得应该去砸破窗子创造工作机会让那些人去工作换取金钱满足需求吗?有意思吗?那时你不如就发放高额福利去鼓励他们旅游消费吃喝玩乐而维持这个经济去运行,让他们在短途人生看更广阔的世界,让愿意思考人生追求人生意义的人去有更多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不砸这个窗子又怎么样?
2.第二种情况是经济很不好,已经到了企业大面积倒闭人们不得不失业的情况了。这种时候你就要分析,如果不是天灾,那大部分是因为人祸。几百年前人们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衣食住行了,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努力工作的情况下却不能再通过劳动换取需求了,这是因为没有砸窗子的原因吗?当然不可能。如果这个市场是自由而公平的,利益分配是合理的,只要愿意付出就没理由会得不到回报。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严重失衡的情况呢?很可能是分配不均引起的,为什么会分配不均?自己去想。说了全是敏感词。
有效需求在过少的人手里,有需求但是没有购买力,甚至再怎么努力都没有足够的购买力,甚至少数人为了让你有购买力去砸窗让你做更多无意义的事,而最后可能你还是没有购买力,在这种情况下,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恢复正常的调节能力的。因为整个市场都在非正常情况下空转。
2018-09-27人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结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每一个历史时期有他自己的特质并且不断发展,所依赖和总结的理论也当然是有所不同的。
2018-09-27大萧条其实就像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台风、地震等一样,只是在某个时间点产生的市场失灵现象。我们不知道这种非正常时期的影响是多久,但是难免有这种现象产生。。
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加固房屋的方式去防台风,确无法用任何方式去防火山喷发。有时因为来的是台风我们的防御有效果就认为自己可以战胜自然的力量是十分愚蠢的。事实证明,人类从没有真正成功战胜过自然。只会做的越多,破坏的越多,带来的报复就越大而已。
2018-09-27 201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