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心语
2022/05/29 星期日
“趣”读历史水云间
谈到读书,我很惭愧,我读的不多。小时候,我的家境不好,父母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买书,我读着一抽屉父母的诗、日记、书信长大。“在尘埃里开出一朵花”,那时我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命运。
我爱上读史志是在2021年,清平石马山之谜深深地吸引了我,一扇历史的大门向我打开。一个下雨的日子,我激动万分地求来两本《梁平县志》,从此便入了迷。这感觉就好像自己穿越到了柯南道尔的推理世界。当“古之贤”三个字出现在我的世界,白话文的县志便不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开始读不同版本的《梁山县志》。文言文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感觉却好极了,就好像回到了大学的翻译课,每读懂一篇,成就感就增加一分,在探寻“石马山之谜”的路上又近了一分。
十七年前,曾有多方专家学者前往清平石马山调研,巴蜀文化网曾撰文《近探梁平石马山石马石俑 难道葬着皇亲国戚?》那是离石马山之谜最近的一次,却因为没人了解梁平历史而错过真相。为了求证石马山明俑和古之贤的关系,这一年读了很多史料,得到了许多陌生朋友的帮助。茫茫人海我们素不相识,但灵魂认识灵魂,我们共读史志,一边推理,一边寻史料验证,前所未有的满足。
在中华古氏网里,我读到了古小彬老师的文章。他从事古氏文化研究三十年,是《古氏史志》总编辑、《中华古氏总族谱》执行总编,已出版二十多部古氏文化、客家文化研究专著、发表了30余篇客家文化学术论文。我想如果找到古小彬老师或许可以解开石马山与古之贤之谜,于是萌生了寻找古小彬的想法。抱着试试的心态,借助网络寻了一周,终于在姓氏文化研究群里找到了远在深圳的他。
他谦逊和蔼,是江西瑞金人,得知我来意,当晚便写了长长的文章给我回信。我看后分外激动,随后又请求史料支撑。于是我们隔着电脑屏幕,共读电子版《梁山县志》找线索。三十年的研究经验,他对研读史料已经相当有经验。他的方法让我从“土公路”一下通往了“高速路”。我们交流、讨论,像是相识多年的忘年交,连走路、睡觉做梦都在查资料。
这期间,巴蜀文化志愿者为我分享了《中国文物地图志·重庆分册》《四川省志·文物志》《四川省志·地理志》《巴蜀史志汇集》等10余部珍贵的文献资料。涪陵摄影博主陈锦也加入我们的读史队伍,开始读《涪州志》。万州收藏爱好者月藏还为我提供了很多梁平收藏品信息。
古小彬老师花了半个月,为我校对补充了《梁山县志》里所有古氏的信息,结合族谱史料梳理了古之贤几代人的家族脉络。古之贤和儿女们,两个四品官、一个五品官、一个一品夫人,孙子古其品是有名的画家,曾授丰都县教育辅,明末永历时为兵部武选郎中。孙可望谋禅代,遣人求古其品绘《尧舜禅受图》,其品拒绝被杖毙。通过努力,多方史料查证,我们终于可以肯定石马山就是古之贤之墓。那是川渝少见的文物呀,理应得到保护!
古家诗书画起家,择袁驿古家坪开基。古之贤的《新安蠹状》对明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学者研究《新安蠹状》,这样一个文化名人,梁平又怎能将他淡忘?我不想放弃一切可能机会推介古之贤……
回望这一年的读史之路,它真实地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的内心更加充盈,思维也在不断改变。我会读《建筑师林徽因》,读到林徽因保护古建筑所做的努力,仿佛读到了隔代知音;我会读吴军博士的《数学之美》,学习它为统计语言模型研究、史学研究、新闻宣传提供的方法论;我也会读几年前不感兴趣的《碧山寨往事》,其历史掌故、诗词之美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还会和深圳的朗诵爱好者们讨论如何用声音诠释这文,我说此文配《妆台秋思》,朋友却说她读到想起了《河西走廊》。尽管我花了6个小时,也录不出《河西走廊》的感觉,但过程却格外享受。
我想这便是读史的乐趣吧,它可以赋予你辩证的思维,让你穿越历史,遇见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灵魂。它也可以让你沉下心,审视自己,从心出发,遇见更好的自己。时间不语,但它终会给我们答案。坚持做喜欢的事,在尘埃里开出一朵花,如此,便是人间值得!
《古之贤墓》 陈丽丽 摄—— 湖畔书苑·陈丽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