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鸡叫的社会学和经济学分析
《半夜鸡叫》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现象!
故事来自一篇名叫《高玉宝》的自传体中篇小说。除了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广为人知之外,1964 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又将其改编成木偶剧,获得极大的成功。
周扒皮是最广为人知的剥削者尽管小说作者高玉宝是创作者,但他只提供了素材,实际上是文宣人员的加工和创作,事实证明创作是极为成功的。在当时语境下,本质上是一个地主与长工的民间故事,实质上是一个与劳动、阶级、剥削制度等紧密相关的政治寓言!
尽管套着地主与长工的外衣,但农村的雇佣关系很大程度并不如那样对立。建国后的很多调查当中,类似于阿Q那种雇工,在农忙的时候,享受待遇要比宣传材料要好。据说,《高玉宝》小说中的原型地主,在被批斗的时候,上台的长工说那个时候给他家干长工比现在吃得都要好,结果批斗不了了之。
创作者本意是通过这样一个熟悉的语境,塑造出一种对立的范式。如果一个人除了工作就是休闲(休息、吃饭、上厕所),那么一天24个小时,休闲的时间越短,工作的时间越长,这就是周扒皮的理论。因为长工的工资是按天发放,工作时间越多,周扒皮付出的工资就越少。所以,周扒皮就会极力地压榨长工。
周扒皮不是地主,而是资本家,因为他占有了资本,而且掌握了劳动时间。鸡叫不过是一个代称,资本家通过控制劳动时间(鸡叫)来获得更多的一个产品(剩余价值),这才是周扒皮所愿意看到的。但高玉宝这些人却采取了消极怠工的方式来对抗周扒皮,也就是课文里说的,一到地头就睡觉,然后等到天亮。这些很符合早期大机器生产当中,工人反抗资本家的方式,类似于现在的加班中的拖延。
再延伸一下,周扒皮与长工之间关系是一种雇佣制,也就是完全由周扒皮承担风险的生产方式,这也是落后地区常见的地主或者中农的生产方式。周扒皮为了应对自然的风险(粮食如果没有及时收割可能会遭遇自然灾害或者被鸟雀偷食),所以才会主动提高监督的成本(早起、学鸡叫),不然的话,长工就会怠工。当然,周扒皮也可以选择雇人做监工,根据黄宗智的研究,华北地区的地主自我监督生产的规模是200亩左右,超过了就要雇佣监工。事实上,周扒皮家里20多口人,也就是200多亩地。
当然,周扒皮也可以选择将土地租赁给高玉宝,也就是按照合约收取地租。这种好处就是他不用去承担经济风险,但会承担道德风险。因为一旦高玉宝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收成无法支付地租的时候,地主就会背上剥削的巨大道德风险。而且高玉宝为了再生产,很大可能会向周扒皮借贷,这就是杨白劳与黄世仁冲突的来源。
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周扒皮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越来越多的对员工的监控方式,这不是一件小事,本质是关系出了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