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捧月】寻找作案动机
《寻找作案动机》(一)
【众星捧月】寻找作案动机前些天,发生在2017年10月的轰动全球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惨案的调查结果出来了,负责调查的FBI对这起造成死58人,伤1000多人惨案的枪手斯蒂芬帕多克的最后说法是:没有动机。
结论一出,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开枪杀死杀伤这么多人,怎么可能没动机。
更可况,FBⅠ的报告也指出,枪手斯蒂芬帕多克身体和精神健康一直都在恶化,他一直在寻找一种终结自已生命的方式。报告还提到他的父亲是个银行抢劫犯。这次枪案前,他准备枪支、分析警方战术,并对作案地点进行分析和实地考察。
【众星捧月】寻找作案动机怎么就会没有动机?
按照我们的日常思维逻辑,一定要寻找出凶手的作案动机。因为,有果就有因,造成这种严重的结果,一定有一个或多个原因。那个原因就是凶手作案的动机。比如:凶手出生在犯罪家庭、对自身遭遇不满、心理疾病严重有抑郁症、对社会不满等等……
但是,报告结论就是这么说的,我们想不通也没办法。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既我们按照我们的思维逻辑去思考,他们按照他们的思维模式去结论。
【众星捧月】寻找作案动机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格里高尔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甲虫,他为什么变的?谁让他变的?从人变虫的生理条件是什么?变甲虫的过程是什么?卡夫卡在《变形记》中一概没做交待。既没有由人而虫的过程和回忆,也没有故事中的补充和暗示。新的因果关系已经开始,作者决不再回过头去追述作为前因的因为,而是留下那巨大的因为之因为的空白,就是令读者着迷的黑洞。
在卡夫卡之前,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将因果关系视为写作的骨骼和灵魂。因为没有因果就没有故事。挣脱因果关系的束缚,是每个作家心中的梦想,如同非法者对法律的厌烦一样。然而,这是非常困难的,就连托尔斯泰这样伟大的作家也难以挣脱人物的因果关系。据说他在写安娜.卡列尼娜卧轨自杀时,曾伏案痛哭。他认为,不是他要把安娜写死,而是安娜的性格和命运只能让她卧轨身亡。
【众星捧月】寻找作案动机所以作家闫连科认为,对比之前在写作上的全因果、半因果关系,卡夫卡为我们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因果关系,既零因果关系。什么是零因果,既无因之果。
就像我们看到的FBⅠ对枪手斯蒂芬帕多克所做的结论那样,这场暴力事件是一次没有动机的事件,我们寻找枪手做案动机,就像寻找《变形记》中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成甲虫一样徒劳。
尽管如此,在我们对美国文化没有足够的了解之前,我们仍然会觉得FBⅠ这个结论不靠谱,我们还会在心里追问下去,我们还是试图寻找动机。
【众星捧月】寻找作案动机可是,追问的结果是什么呢?史铁生在他的小说《务虚笔记》写下一段诗人与他的恋人的对话,我觉得挺耐人寻味。
恋人说:你是不是爱我?
诗人:当然是这样。
恋人:你是不是只爱我?
诗人:当然。
恋人:会不会只是情欲?
诗人:不,那是爱情。
恋人:要是我还在南方,不到北方来呢?要是不到这座城市来呢?要是我推开右边的门而不是左边的门呢?这很神秘是不是?两个人可能只有一次相遇的机会,也可能一次都没有。
史铁生说,我想,诗人应该知道他的恋人接下来要说什么?她一定会说:我对于你,是一个偶然。可女人对你来说,却是必然。那为什么,你不会对别的女人也有这样的欲望呢?还有,要是那时我们没有相遇,你的情欲怎么办呢?是不是总得有个实现的机会呢?
诗人觉得,多年来最害怕的追问,终于被他的恋人追问起来,就像一个男人谎言在童言无忌的夜风里被提拿归案一样。
【众星捧月】寻找作案动机我想说的是,这就是中国式为寻找原因而追问的结果,如果诗人的恋人知道她寻找的爱情动机在诗人那仅仅是男人的一种动物的本能,她还会不厌其烦的追问吗?
我想,她一定不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一定要去追问去寻找那个枪手的犯罪动机,很可能,他真的没有什么动机,只是一次偶然犯罪罢了,尽管这次犯罪轰动了世界,并且对无辜的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可笑的是,在我们的贯性思维模式中,总是不愿意承认偶然,总想为偶然事件寻找一个原因来证明事情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