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的用处
昨天,《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落下了帷幕。
论:文学的用处出人意料,一路拼到决赛圈,战胜了北大硕士的第四季冠军,居然是一个只有中专学历,来自杭州的80后外卖老哥。
出乎意料的比赛结果让很多奇葩言论浮上眼前,比如:
诗词背的再好,只不过是个快四十岁还没成家混日子的外卖员。
这话粗看起来,似乎就是酸葡萄心理作怪,看不得别人好。
可是仔细分析,似乎也有那么几分道理。什么道理?
诗词喂不饱肚子,文学很难让人改善经济条件,柴米油盐酱醋茶,哪见文章锅里煮?
再往深了去想,甚至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文学读多了,改善不了生活,得不到有用的知识,反而会让年轻人变成一个个矫情的“林妹妹”。——所以商业,财经,技术类书籍才是真正“有用的”。
这个观点用比较“功利”的角度,可以转化成一个问题,也是今天这篇文章讨论的主题:文学有什么用处?
文学和各种技术类学科一样,也有门槛,那就是:审美门槛。
用诗词举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苏轼的《赤壁怀古》,初中毕业应该就能背诵全文了。
这首词好不好?好!
好在哪?好在它是豪放派词人东坡先生的代表作品?好在“大江东去”描写的场面足够大气?
其实如果对苏轼感兴趣,对北宋历史感兴趣,知道苏轼在写文章方面的造诣才华,知道“王安石变法”新旧党争,苏轼被排挤下野的创作背景,再回头读“大江东去”,是不是会咀嚼出不一样的味道?
再进一步,如果懂一些宋词词牌格律,甚至懂一些“古音”,“雅言”再去读“大江东去”,那跟另一个人读出的“大江东去”,无论是内心感触还是语句读法,毫不相同。
这就是文学的“审美门槛”。
门槛之外,看江水只是江水。
门槛之内,看江水依然只是江水,不过有一种美好确实独属于心。
再看看诗词大会冠军雷海为,全职送外卖的空闲,用诗词,在窘迫的物质生活里,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淡然自若的精神世界,苦闷的日子里生出了新鲜的花朵。
先不深入抒发“兴趣”“情怀”这类假大空的话,就用功利心来讲,文学是语言的有序结合,是大脑思考的“优质”原料。
什么意思?
学习。看书,听课,动手实践都是学习。
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语言非常重要。
怎么重要?你在脑海里思考问题使用的就是汉语吧?汉语的最高效使用结构就是汉语言文学。
语言的结构,在潜移默化里,会塑造大脑思考的结构。
为什么读多了碎片文章,人会变得琐碎肤浅?
因为大脑接受到的语言,就是诸如微博,朋友圈段子这些琐碎肤浅的语言。
大量使用没有文学美感的语言结构,一点点改变了大脑认知,思考,表达的语言结构。
这不是阴毛论,而是“终生学习”的反向思考。
排斥文学,等于排斥高效美好的语言结构,这就让潜心理工,金融,商务的大脑变得枯燥无味,让潜心混过一天算一天的大脑变得琐碎肤浅。
还敢定论:“文学无用”吗?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来自反向思考的结论:
文学来自大众的语言,如果文学不随着大众口味变化,最后就会变成乏人问津的“化石”——文言文。
但这个结论并不是完全合理。
文学不死的生命力,根源在大众的广泛使用。
老子云,藏天下于天下。
长者云,先进文化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所以,人民群众是文学生命力根源,这个结论没问题。
那么文学为了“活下去”,就要迎合大众口味吗?
不。往往大众的口味只是“潮流”“时髦”。
“帅呆了,酷毙了”
“我使出了洪荒之力啦”
这样的句子,曾经很常用的流行语。如今听到都会红着脸躲避吧。
讨论并确定文学是否需要流行,是否符合大众口味,对我们非专业研究文学的普通人来说,意义不大。
有意义的是,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想融入什么样的群体?
对文学有兴趣,那就坚持下去,可以参考今天的诗词大会冠军雷海为。
如果对文学没兴趣,也不是坏事,不过多读一点美好的文字,对大脑总没有坏处。
结尾:写完全篇,我还是没想明白,更没写明白,文学是否要符合大众口味。
但是文学还是有用的:
提高审美,构建思维。
还有追求兴趣:因为山就在那里啊!
论:文学的用处 论:文学的用处 论:文学的用处 论:文学的用处 论:文学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