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解惑的原则
摘自《道德经》原文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曾经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古时候的大家庭里面都会有自己的家训,现代社会上为什么这种形式逐渐的消失殆尽了,后来通过自己的读书学习才明白,古代的时候家训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下去的出世标准,其实每个人内心里都会有一个标准来帮助自己应对外界的事物,当然也有很多人没有,那么就会出现困惑与无助,人最大的烦恼困惑大都来自于此,一个没有标准的人,容易误入歧途,做人如此,持家如此,治国也是如此,正所谓家国天下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学习老子的《道德经》最大的收获也是获得一种为人处世的标准,当然学习孔子的《论语》同样也是如此,很多“绝学”其实不过都是在树立自己的门派为人处世的一个标准罢了,老子和孔子其实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阐述同样的一个道理,在这里很多人都误解了老子的初衷,认为老子反对圣智、仁义道德,其实老子只不过是在强化事物的两面性而已,老子的观点其实就是“保此道者不欲盈”,强调不可以过度,哪怕是再好的东西都不能过度,要懂得守中和适可而止的道理,这也是中庸之道中强调的“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的道理一样,做到某一个极端不难,难的是保持中道而行。
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不要追求标榜的所谓的“善”的定义,其实强调“善”本身就是一种“不善”,我们这个社会上讲太多的圣人智慧,仁义道德,为了获得美名而得到的本身出发点就有问题,这个讲究的是心的层面,不是表面的形式,就如同孔子所说:“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及色也。”一切问题的生发原点其实皆在于人心,现如今在街边乞讨之人你很难分辨真是可怜之人还是可恶之人,为穷人捐款募资的人到底是真善人还是在作秀,其实这些都是来自做事的发心,虽然这个发心我们无法查证,但却也无需证明,毕竟人心难测,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标准,保持正确的发心做事,从长远来看一定会导向正确的趋势和结果,所以也不要因为别人做了一件好事就标榜好人善人的名号与标签,这个社会上看的人多了,其实自然也就无所谓了,最终的是福是祸其实导向的都是他自己而已。
什么叫做“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其实就是说这三个方面说来话长,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能够提供的文献也不够,所以大家就把他们作为标准来做就好了,所以古人最终提炼总结的其实都是关于人心修炼的大道理,就好像中华孝道是美德一般,从古至今都是百善孝为先,这个就是中华智慧的提炼总结,不需要说太多,照着做就好了。
所以我们的人生都需要原则,有了做人的原则,做人一生才会幸福,记得周国平老师说过一个读书人应该具有的素质之一就是“要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这种意识同样适用于我们这里所说的原则观点,人的自由都是在原则设置的框架当中得以体现的,脱离了原则的自由就是放纵自我于声色犬马,那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其实就是说的做人原则,内心始终保持守中如一,不过分想到善,当你有日行三善的思维(语善、视善、言善)的时候,往往真实的情况就是你还没有做到,当你真的无需提醒能自觉做到的时候,那么就是自然而然由心而发的时候了,那个时候还需要思考吗?少私寡欲是对前面见素抱朴的补充,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修道之人就是要少私寡欲,更多的在精神层面追求,而不要体现在物质层面,太多的物欲会让我们迷失自己,当然这里也不提倡无欲,虽然有句话叫做“无欲则刚”,但能做到“寡欲”已经很不容易了,就好比现在社会我们强调的是“先公后私”的道理一样,人不可能做到大公无私,如果做到那么一定就会出现“偏私”之心,哪怕是单纯的为了彰显和标榜,所以当我们私欲进一步减少,行善不为彰显或满足自己的私利的时候,都是自然而然的由心生发的行为的时候,也许我们也就不再困惑,能获得做人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