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时期,我一名农师,所经历的宋朝环保政策
前言:
宋朝是历史上经济繁荣,百姓富足的一个时期,也是人口增长迅速的一个时期。但人口增长过快就必然会面临环境恶化的问题,尤其是宋朝发达的手工业,更加深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矛盾。相比于之前的任何王朝,宋朝面临着更大的环保压力。
我叫王木森,是宋神宗时期的一名农师。其实我本来是住在山脚下的农民,因为长期与山上的树木打交道,所以被聘请为农师,主要工作就是指导大家植树造林。
在我当农师的日子里,我自己亲身经历了宋朝的环保措施。
一、植树造林
别看我就是一个教大家种树的人,但是我的工作是可以直接左右官员升迁的,朝廷有规定,在地方为官的人期满之后,如果治理范围内的树木增多,可以论功行赏;但如果种植树木减少了,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升迁的期限,更严重的还有可能受到降级的处罚。
对于种植树木的原因,我也知道一些。
自从我出生以来,天空中就弥漫着满天的烟雾,如果赶上大风的季节,还会有沙尘暴。至于树林也都被之前的人们砍伐的差不多了。要不是后来朝廷下令不许随意砍伐树木,可能连现在这些树木都不能幸免。
记得我小时候听我太祖爷爷说过,宋朝刚建国时生活的环境是没有现在这样恶劣的。宋太祖刚一建国就下令在黄河、汴河两岸种植榆树和柳树,这样可以防止洪水、巩固堤坝,免得洪水泛滥将百姓弄得流离失所。宋真宗在位时也曾下令在京师河段种植树木,巩固河堤。
可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再加上商人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人们所需要的资源也就增加了。皇帝为了体恤百姓,下令百姓可以进入森林内伐树。于是百姓蜂拥而出,来到森林获取木材,或是烧火,或是建房,或做家具……总之生活中是离不开木头的。
而此时的百姓大多比较奢侈浪费,不管这棵树能不能用上,先砍下回去再说。这样一来二去树木越来越少,到我太爷爷出生时,树木就已经寥寥无几了。反倒是空气中的灰尘已经越来越多了,各地发大水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沙尘暴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无奈之下朝廷只能下令禁止随意砍伐树木,尤其是后来还将树木种植与官员升迁关联在一起,不仅如此,为了保护环境,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环保部门----虞部,各州县也都设立了农师来植树造林。
二、退耕还林
人口的过快增长除了带来了林地被破坏,也带来了粮食的危机。
随着人口的增加,有限的耕地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于是一些官员们开始围湖造田,将原本的湖泊或是河流掩埋然后改成耕地。这个办法看起来行之有效,增加了耕地的面积,但是这只是解了一时的困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在我小时候,基本上普通百姓家都吃不上饱饭,反倒是因为破坏了许多的湖泊,一些鱼虫直接就灭绝了,有益的昆虫也死伤无数,耕地所需要的水分严重不足,旱涝灾害对土地的影响就更加严重了。原本肥沃的土地也开始变得产量减少,人们再次陷入了更加饥饿的时期。
宋朝的统治者也意识到了,围湖造田并不是一个解决饥饿的好方法,反而对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就这样我的工作又多了一项----在湖泊改进的耕地上重新种植树木,使环境进一步改善。
对于这项工作,州县的官员都非常重视,因为他不仅可以改善耕地环境,种植出来的树木是算到自己业绩里的。如果是快要期满的官员,凭借着这些树木是可以轻松调任的。所以的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种活更多的树
三、适度捕鱼
想通过我们这些农师种植树木来改善耕地,这可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百姓吃不饱饭的情况依然存在,甚至越来越严重。体恤百姓的皇帝又想出了一个政策,让全国的百姓捕鱼充饥。
在之前,各地的江河湖泊等都是官归所有,百姓不可以去捕鱼。但自从皇帝下令之后,全国的水产都可以任意捕捞,如果是自己家里吃是不用交税的,如果是要贩卖,交一点点税就可以了。
谁知崇尚奢侈的风气依旧存在,像之前大肆伐木一样,这次开始了大肆捕鱼、虾。时间一长,水产恢复速度赶不上百姓捕捞的速度,百姓又开始饿肚子了。之前耕地不足闹过几次饥荒,再加上这次的饥荒,百姓很可能发生暴动。
为了恢复水产,朝廷又下令在适合的季节捕捞,尤其是在夏季的时间,朝廷要求各州县要从民间收上渔网等工具,防止百姓偷偷摸摸去捕鱼。人手比较忙时,我也会去帮帮忙,收一收渔网,顺便打听点感兴趣的消息。
四、保护野生动物
百姓没有鱼吃了,就将目光对准了野生动物,大到飞鹰猛虎,小到青蛙鸟蛋,百姓所过之处无一幸免,毕竟皇帝已经允许了,有时各州进贡时还会捕捉一些珍禽异兽。
所以森林中的动物也变得越来越少,没办法,朝廷只能再次下令不能随意捕捉鸟兽鱼虫,不仅百姓不能捕捉,连官府也不可以进贡这些野生动物,而且各州县也要举行放生活动。
就拿我们州县来说,在我上任农师的一年里,已经举行过了三次放生活动了。每一次放生活动都会有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来到现场,也会有人专门记录这些活动。甚至为了避免烧荒时将有益的昆虫烧死,朝廷规定农民10月以后才能放火烧田。
令人高兴的是,虽然保护野生动物很重要,但相比之下还是以人为本,如果遇上野兽袭击人类,人类可以反抗将其杀死,不用承担罪名。
五、街道司
不论是环境的破坏,还是粮食的短缺,其实都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问题。而人口增长最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城内垃圾的增加。
像剩菜剩饭什么的当然不会存在,毕竟都吃不饱饭,怎么会有剩余。主要是生活的污水以及排泄物影响卫生。再加上如果有阴天下雨,道路上积水严重,影响出行及美观。
为了城市卫生,朝廷设立了街道司,每个街道司可以招500人来清扫道路的积水、垃圾,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生活的卫生。本来我还在同情街道司的人,毕竟排泄物味道可不好闻。
后来认识了一位街道司的清扫人员我才知道,生活排泄物是不用他们去收的,一些种地的人或者是商人会专门来收,做成肥料,或是自己家用,或是卖给需要的人。就连酒楼里的剩饭剩菜,也都会有专人去收,他们就负责清理街道就行了。
为了城市的卫生,每年春天天气暖和的时候,官府还会专门组织人员去清理街道旁的污水沟,防止沟内堵塞影响排水。
总结: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当上了农师,在工作之余也通过其他人的谈话,了解了宋朝一直以来保护环境的方法及演化过程。可以说从我出生一直到我辞去农师的职位,人们一直破坏着环境,也一直想方设法弥补着环境。要想真正和环境和谐相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土湖记》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