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荐荐的读书社读书

想不到你们是这样的人|《宋词中的娱乐圈》

2018-11-09  本文已影响12人  澎波先生
纸质版封面
前言

这是参加“小荐荐书评团”第三期约的书,感谢简书给我阅读《宋词中的娱乐圈》(作者:雪花如糖,纸质出版叫《在星空中为你写一首宋词》)的机会。说来惭愧,在高考后,我再也没有研读过诗词了。借这次“宋朝专场”的机会,决定重温一下中国诗词的美丽,也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对是错,诚惶诚恐。

这次阅读是以付费连载方式进行的,电子书适合随时阅读,纸质书适合沉浸式阅读和笔记记录,各有各的适用场景。就个人而言,泛读和进一步精读,多用电子书;初次精读和快速阅读,多用纸质书。

词之妙

关于宋词,最为人熟知的肯定是王国维关于“人生三境界”的阐述:

人生三境界—来自网络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第一种境界的诗句引自晏殊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种境界的诗句引自柳永的《凤栖梧》
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的诗句引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贯中西的王国维用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三首词,将立志、追求、收获三个人生境界贴切地表达出来。“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还提出从境界、真情、词句角度判断文章好坏,以境界取胜的文章千古流传,以真情动人的文章经久不衰,以词句取胜的文章也深受欢迎。

其实,我们在判断词的好坏优劣时,也是看词的境界是否让人身临其境,感情是否细腻和真实,词句是否优美和朗朗上口。

品味词

对于很多人来说,诗和词其实区别不大,只是长短不同,反正都是要全文背诵。而实际上,诗、词的区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经济高度发达的北宋,宋人就已经学会了追求宋瓷般的精致生活,信奉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服务业也获得了高度发展。词,这种文体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上至士大夫,下到市井小民,都喜欢到各种娱乐场所(瓦肆、勾栏、酒楼、茶坊、青楼等)买唱。当然,也有大家是在家自斟自饮,闲赋几首,打发时间的。

据该书所言,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秦观、李清照、周邦彦、辛弃疾等名家先后参与到歌词创作中来,为后人留下了2万多首作品。这些都是可贵的文化遗产,每次品读,都能模糊感受到词中的意境和历史背景,这是我们窥探宋朝的花样华年的最好方式。

个人认为,一字一字地品读鉴赏古诗词,是对诗词的最大尊敬。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出自宋祁《玉楼春》),云破月来花弄影(出自张先《天仙子》),一个“闹”“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如此珠玉在前,其它写红杏和花的诗词顿时失色。

词作大家

“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欧阳修、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数人而已。”

王国维在评价篇与句关系时,认为在李煜之后,能够达到既有秀句又有整篇的就只有北宋欧阳修、苏轼、秦观、周邦彦、南宋辛弃疾等人。从流传下来的词作,我们能看到的,往往是各位大家的才华,而它们背后的故事,我们很多时候是不甚理解的。《宋词中的娱乐圈》共写了26个人的故事和词作,王国维高度推崇的五人,又是怎样的?

阅毕该书,我对他们的个人形象和八卦事迹有了更深的了解:

《鹊桥仙》—来自网络

别样人生

除了上述五人,书中还有众多大V词人的故事和各种花絮,让人有一探究竟的欲望,让人想回到那个风骚、浪漫,却盛衰更替、充满屈辱的时代。

结语

诗者,天地之心。中国人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诗词,都感受过诗词的意境。只是长大后,变得现实了,诗词有点“得物无所用”,渐渐诗词离我们越来越远。

于丹说过:“我一直深深的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不要对此不屑,不要认为这些风花雪月只是少年痴谈。人的年岁,越是增长就越需要一种温暖,需要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在现实的纠葛之外找到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其实,越是长大,越是孤单,岂止诗词,很多我们曾经珍惜的人、事、物都渐渐远离。愿我们能够在工作繁忙,生活琐碎的时候,冲上一壶香茗,打开一本书,重温了宋词的美丽,寻访其中的“诗心”“诗意”,感受那些曾经令人沉醉的意象,或许就能触碰到我们心灵中的真情实感,感受来自千年前的温暖。

本人对诗词不甚了解,“澎波读书”推荐阅读指数就★★★☆☆(三颗星)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