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机

2023-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书生已老

我们这代人,还赶上手机,赶上智能手机普及,并且使用它,成为受惠者,做梦都没想到,真的太荣幸了。感谢改革开放,感谢科学技术的发展。

毫无疑问,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了你我的第六个器官。出门的时候,我一定要摸摸裤兜里手机装着没有?如果不拿着这个给东西上路,你和外界的联系就中断了,外界和你的联系就中断了。有人说,没有手机的时候,大家还是照样过嘛。关键是钱存在手机上,在城里办完事,肚子饿了,要买碗米线吃吃。没带着手机,无法微信付费,只能饿着肚子回家。

过去说,吃通天下盐好;现在说,走遍天下手机好。我在一座南方城市旅行,有一种药物吃完了,要到药店购买。虽然知道药物的名字,但把含量给忘记了。打电话让家人微信拍个药盒子的图片发来,一下问题就解决了。要是在智能手机没有普及前,那可是个麻烦的事情。

我一个学生,在北方城市上大学。有一天,收到她发来信息:“老师,我这个月的生活费没了,手机就要欠费,家里栽的烤烟还没有卖出钱来……”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已经明白学生的意思了。好办好办,从微信上转点钱过去给她就行了。带着手机就带着网络,带着网络就随时随地带着一个银行。我们可以在这个银行里存钱,也可以在这个银行里花钱。只要加了微信,你的银行就和我的银行连接起来。朋友之间,亲戚之间,亲人之间就可以相互救急。

我孙儿夜晚写作业,我是语文教师,这个科目他遇到做不来的题,我可以辅导他,讲给他听,教他做。只是我一辈子没教过数学,孙儿遇到做不来的数学题,问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在手机上安装个“作业帮”,遇到难题,让他上作业帮去查。上面有解题结果,解题思路,还有老师在那里分析讲解。一遍听不懂,可以重播,继续听,直到听懂为止。无形中,手机就是我给孩子请的辅导老师了。我有一个观点,现在的学生,如果想学,即使没有老师来教,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向前走去,超越教材,超越老师。我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人。当年自学英语,全靠一个收音机,跟着广播电台,每日学习半小时。没有视频,只有声音。若是在今天,我的自学进度会快许多,取得效果会好许多。手机是一个宝库,上面有着极其丰富的学习资源。

我在电脑上写作,需要知道宋朝有多少年?北宋存国多少年?南宋存国多少年?心里只有个模糊印象,准确数字说不上来。上网一查,答案有了,我的学习也进步了。如果翻查历史书,也许大半天过去还找不到结果。智能电话对现代人做学问,是一个非常得力的助手。

我当教师,有些学生课堂提出的问题,抓破头皮也想不出来,无法回答。哪怕你读书再多,知识储备是有限的。比如说学生问,世界上游速最快的鱼是哪一种?战斗英雄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哪支部队的战士?八国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学生提出来,我请他等一下。待到课间休息,打开手机,输入关键词,百度搜索。有些问题直接就有答案,有些问题会有相关资料呈现出来,供我们分析时参考。带着手机,等于带着一份重要教学参考资料,带着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老师,随时可以请教。

当然,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手机不过是个工具。工具摆在那里,怎样利用它,是人的问题。就像武松的哨棒,用它来打虎,为民除害,成就了自己的英雄形象;要是用它来打人,闹出命案,法律饶不了,闯祸了。可惜,手机发明后,由于拥户的客观需要,市场需要,娱乐消遣的功能不断被强化,各式各类游戏软件、娱乐软件被开发出来,直接制造出现代社会的奇观。低头一族,不论年老年少的都加入进来,心中只有手机,没有人。在一些公共场所,譬如公共汽车上,医院候诊的椅凳上,开会前的会场上,遇到熟人也懒得打招呼,遇到老朋友也懒得多说话。就抬个手机,旁若无人,和虚拟的屏幕对话。

我们班有个学生,父母在外面做生意,奶奶带他。人生了瘦鸡鸡的,走路有气无力,不像个少年儿童的样子。进到教室就伏在书桌上睡觉,哪怕早晨来了都是这样。作业也懒得做,考试经常是班级最后一名。这是为什么?去家访得知,这位学生已经玩烂了三个手机。妈呀,吓我一跳!奶奶说,他一回家就玩手机,夜晚躲在被窝里玩手机,双休日玩手机,寒暑假玩手机。由于沉迷在手机里,饭也不吃,只吃速食方便面。时间长了,营养不良,长得像颗豆芽菜那样。由于父母管理缺位,导致这个学生今天的样子,实在悲哀。

有次参加党员民主生活会,其中有一项安排是党员教师批评和自我批评。我把我自己批评完了,接着批评其他党员教师。我说:“魏老师,给你提个意见,你下课休息抬个手机,走路抬个手机,上卫生间也抬阁手机。你现在已经戴600度的眼镜了,要保护视力,少看些手机。另外是,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你只顾看手机走路,把一个游戏着的低年级学生撞翻在地。要是一株树,被你撞上,把眼镜撞坏,脸撞出血来怎么办?”我们批评小孩子玩手机上瘾,其实大人玩手机也上瘾。

无论公立中学校还是私立中学,都达成一个默契,那就是不准学生带手机上学。住校生周末到校,老师配合保安人员对学生进行检查,发现带手机来,就要收了搁在门卫室里,不能带进教室去,其用心是良苦的。你爱一个学生,就不要让他/她接触手机;你要把一个学生毁了,就买个手机给他/她。这话不是调侃,是手机普及后带来的现实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