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随笔散文文学世界

《活着》的意义

2019-05-15  本文已影响4人  抒写自我

很早就知道余华的《活着》,作者与作品都如雷贯耳,可一直也没有读过。

寒假里女儿抱回三本课外书,其中就有一本《活着》,她读完后直感叹太感人,最后竟说了句:妈妈这本书读的我心都疼了,真是影响过春节的心情。

我深信不疑,却又想一睹为快。于是就抽空读了起来,几天的时间,我就把整本书读完了,看到结尾处时又忍不住翻看起开头部分。就像回味主人公的命运,需要从头至尾好好理顺一下,却理不出心中那个淤堵。

这本书内容不多,但脉络清晰,语言清新,句式简短朴素,人物形象个个描摹的栩栩如生。福贵的一生不知怎么来形容,也许多数人和他一样,都在酸甜苦辣中走过。只不过他经历的时代很特殊,个人的遭遇也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吃过的苦不足以用“苦”字来形容。“活着”更能凸显人物内心的呐喊,对生命的渴求!

正是因为有着无奈又期待的“活着”两个字,最终九死一生的富贵活了下来。富贵年轻时是个纨绔子弟,输光了家产,家境败落,穷困潦倒。有一次去县里给他娘抓药时,与人吵架被抓去当壮丁,走上北上的炮队,在横尸遍野的战场,活人拎着个死人的脑袋,子弹一次次光顾他的周围。他的战友老全说:“只要想着自己不死就死不了”,但最终他目睹了老全的死,就那么一瞬间,炮弹掠走了有着不死信念的老全。

坐以待毙的富贵却意外捡了一条命,被俘后的他后来竟然得到了人身自由。当他回到家乡,对他不离不弃的家珍和他过起平常又艰苦的日子。但命运多舛,女儿因高烧聋了,儿子上不起学,他们只好卖了女儿,为了让儿子上起学,生活的艰难磨碎了人心。好在后来女儿回来了,他们一家在精神上算是幸福的。

但生活的艰苦超乎了我们的想象,福贵一家的命运,让我们知道活命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女儿说她不敢相信文中的叙述是真实的,是呀,就连我对父母曾讲过的二两粮岁月也难以置信。但在这本书中,将人物置于当时的环境,那些活生生的画面让人深信不疑了。村长闻着米饭香到他家来查,家诊不得不从胸口抓出一把从娘家讨来的米,心疼的给了村长。那年那月他们一家4口偷偷喝了口白米粥,就像做贼一样,生怕被人发现,那米粥的味道一直都唇齿留香。

一直在困苦之中,福贵一家人的命运也牵着读者的心。家珍得了无法医治的软骨病,因为无法医治,家珍反倒高兴,这样就不会给家里添负担。儿子有庆去给县长儿子献血,结果被抽干了血而失去生命,这几乎要去了父母的半条命。女儿凤霞虽然残疾,但遇到了偏头二喜,两人也算恩爱,可惜生活没有眷顾苦难的凤霞,她在难产时死去,连续失去儿子和女儿,家珍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凤霞的儿子苦根苦难的命运也开始了,二喜在工地被两排水泥板夹死,苦根成了孤儿,跟着孤苦伶仃的富贵,倒也能给富贵带来一点点生机,可后来苦根因过度饥饿,吃豆子撑死了。一大家子聚聚散散生生死死,读完令人心头发抖,没有一点欢喜的色彩。正如女儿所说与春节的气氛太不相合。

但富贵依然活着,他买起了一头牛取名富贵,它和他相依为伴,继续度过余生,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吧。无论它给予你的是贫困、富有、劳累、希望还是什么,你都需要一步步往前走,这大概就是活着给予读者的意义吧。作者自序中写道,他听到的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看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富贵也正以这种状态继续活着,让我们在同情中也被感动着。

许多时候,你是否也会发出感叹:活着,就挺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