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成长:“配得上”的智慧
最近在看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一书,其中老先生的一个观点让人深有感触,充满了智慧。他说:我非常幸运,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这个道理其实很质朴,也很明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相似的观点,如“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等,只是芒格先生是从正面来说的,而且说得更加直白、更加直接。
但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很多违背这个智慧的思维和言行。在升学时没能考上好大学,抱怨高考制度不公;在工作中没得到升职加薪,就抱怨单位不公平;在婚恋中失意,就抱怨命运不公;在财富上没有积累,抱怨社会不公……
人们在抱怨的时候,很少有人去仔细想过,我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是否配真正配得上好的大学?我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是否真正配得上想要的岗位?我自己的个人品质和能力是否真正配得上优秀的另一半?我对财富的理解和对社会的贡献是否真正配得上拥有更多的财富?……
我认为“配得上”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等价交换定律,这种思维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应该从小就给孩子配备这样的智慧,人的一生也应该拥有这样的智慧。
如果没有“配得上”思维,一个人的目标感、方向感、对自我的要求都会很模糊,在自我成长上建设性就差。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找外界原因和借口,去抱怨,而不会真正去反省自身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而有了“配得上”思维,从自己想要什么,就会首先想到自身怎样才能配得上,目标感方向感以及对自我的要求都会比较明确,同时也会激发更多的动力和行动力。在遇到问题是,首先想到的也不是抱怨和气馁,而是心态更为平和地接受和反思,从而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有了“配得上”思维,我们可以用什么去配得上呢?
不同的目标,需要准备的“配得上”的条件不尽相同,但也有很多共通的因素,这就是传统文化中“修身”思想。亦即个人的品德、眼界、格局、能力、学识等方面的修养。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提升,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开放包容、终身学习、自我教育的心,还要有高效学习、积极思考、知行合一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