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劝我吸大麻的人,请在2018滚出我的生活
快到年底,
聚会开始多了起来
昨天晚上,
在朋友家里做客,
又一次遭遇「被劝说」抽大麻
看着她眼神迷离,神游太虚的样子,
转过头对我说:
「没事儿,这真不上瘾,你不试试?」
第一次听说「大麻」,记得好像是在高中,当时网上有这样一种现象:
你总能看到一些人利用匿名的便利,在一些社交软件上,给所谓的「软」毒品发表辩护的言论。
「吸大麻最Cool」
「吸大麻能缓解压力」
「吸大麻可以获得创作灵感」
不一会儿就能收获很多无知小萌新们的仰慕。有些胆子大的,还会询问「哪里可以买到大麻?」
在这些「圈内人」的黑话里,大麻被称为是叶子或燃料,吸食者被称为飞行员。
他们喜欢这样,加上几句黑话
把大麻的照片分享到网上,
目的很简单,一句类似「666」的称赞,就足以弥补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就感。
还有一些围观的键盘客,虽然不吸,却也以伪装飞机员为傲。
这就有点像高中时候的男同学,为了装逼于无形,要假装一副有性经验的样子,偶尔不小心露出的避孕套。
在年轻人眼中,
所谓「酷」的东西,
总是最容易得到同龄人的膜拜。
这组奥巴马年轻时吸大麻的照片,一脸得意的样子不知成为了多少无知少年的偶像。
我们提倡思想开放、文化包容,
但有时,却分不清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看过欧美影视作品的人,都有过这样一种错觉:酗酒、吸大麻甚至吸毒其实很正常啦~
这是因为主角总能在最后戒掉一切毒瘾,重新走向人生正轨,完成自我救赎。
还有现实中的公众人物现身说法,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总统奥巴马、布什、克林顿,州长施瓦辛格等等,吸大麻的经历被不断曝出,而现在的他们却依然优秀。
这样的文化输出,对迷途青少年的影响是最大的。
我就曾经一度认为,
没有过吸大麻的经历,不足以论人生。
90后对大麻危害的漠视,还有部分原因是当时学校接受的禁毒教育,依然停留在「针筒、药片」,而这些远不及现代毒品改头换面的速度。这给了灰色地带的大麻以可乘之机。
2016年,联合国世界毒品报告指出,全球估计有1.83亿人吸食大麻。在死于毒品的207000人里,98%的瘾君子由吸食大麻开始,慢慢走向通往地狱的道路。
毫无疑问,大麻就是入门毒品。
那么,到底什么是大麻?
我们通常所说,具有致幻效果的大麻,是指印度大麻中一种矮小多分枝的变种,可吸食、饮用、吞服,甚至加工后注射。
大麻草在捣碎后,卷成烟草或使用Bong(水烟壶)燃吸。食用的方法还有做成曲奇、棒棒糖、巧克力等。
吸食小剂量,最基本的反应就是兴奋、眩晕,并且伴随强烈饥饿和口渴。
短期内会出现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下降,看上去好像不太严重的样子。
但是时间一长,你要知道,吸食者的记忆力和智商都会受到持续损害,甚至会对时间、空间发生错觉,感到时间过得特别慢,称为「时间认知障碍 」。
另外,平衡功能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肌肉张力松弛,站立不稳,双手不由自主地震颤。
若吸入大剂量大麻,将出现幻觉、妄想和类偏执状态,伴有思维紊乱,自我意识障碍,出现双重人格。
看到下面这段对吸食大麻后的描述,
也令我彻底放弃了想要尝试的念头。
以下内容节选自作者乔克在知乎问题
《大麻会对生活造成影响吗?》下的回答
17K赞同,1917评论
我喜欢极限运动,我在抛台上空翻,我在U池边上旋转,我滞空3秒平稳着陆,我觉得爽翻了。
我去兴安岭徒步,喝山泉,吃草蛇,徒手捡树枝落叶搭帐篷,在山顶生火烧水煮茶看日出,在深林中喝小烧看星空,在公路旁用薄石板干煸田鸡看日落,在河边搭草棚生吃鲫鱼听雨声,我觉得爽翻了。
我在大连找到一片满是乱石的无人海滩,潜下去抓一只巴掌大的螃蟹,努力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抓到,但是我依然觉得爽翻了。。。
我发现,认真生活,勇于尝试,敢于冒险,保持清醒,这样的生活每一天都足够爽快。
直到我受人怂恿抽了一根我以为是卷旱烟的神奇植物。
时间变得很奇怪,秒针一会儿加速一会儿暂停,我伸出手去拿桌上的酒杯,端过来却发现手里拿着不知道谁的手机,我看到屏幕上一个穿的很少的娘们儿四仰八叉冲我微笑,我开始研究她这笑容里真诚与虚假的比例。
我听见有人说要出去尿尿,我抬起头却发现屋子里一个人都没有,我低头扶额思考这帮人都去哪儿了,再一抬头自己正站在一群人旁边一起对着一颗无辜的柳树撒尿,我尿完了提提裤子,突然开始旋转,下坠,坠落了很久又听到笑声。
我睁开眼,看到自己又坐在沙发上拿着不知道谁的手机,我突然想起刚才撒尿的事,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出去尿过,我摸了摸裤裆,没有湿,爱尿没尿,只要没尿裤子咋都行。。。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931495/answer/92201602
对大麻成瘾性的错误判断,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下面这幅药物依赖性的对比图,来自《柳叶刀》。
老「飞行员」们很喜欢用这个观点,来试图说明大麻的危害性更低。
而事实上是,这张图片下方的文字部分,关于图表设计的重要解释却被隐去了。
作者解释道「直接将烟草、酒精的得分与其他药物进行对比是不可能的」,这篇论文只是想吐槽英国非法药物分类。把烟草、酒精等合法药物作为参考,是为了让证明更加犀利。算法的设计,不是用于对比毒品与合法药物的危害性。
然而网络上的断章取义,足够让一个不明真相的少年走上歧路。
对大麻模糊不清的态度,也与大麻本身的属性有关。
大麻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成瘾性与危害确实小于人工萃取合成的毒品,
但是现实情况是——
这些初次尝试大麻的人没有想到,一旦这道心理防线被突破,
随着快感减弱,选择加重大麻使用量或者转而使用其他毒品的情况太常见了。
所以,
单纯的只谈数据,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年,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爆料自己年轻时的吸毒史,英国的内政大臣雅基·史密斯、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美国的总统奥巴马、克林顿等等,这样的新闻很容易造成误导,甚至让人有这样一种错觉——精英都吸毒。
我认为有些公众人物自曝吸毒史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劝说年轻人禁毒,也许只是为了增添自己遇到的”曲折磨难“,毕竟人人都喜欢看肖申克的救赎,看一个末路英雄的坎坷奋斗史。大众喜欢什么,那就卖什么样的人设,在美国政界更是如此。
现在,你还觉得吸大麻很酷吗?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好奇去尝试大麻。
目睹了一个朋友从吸笑气,到后来呼大麻、贴LSD。直到听说他吸「除尘罐」的那一刻,我才如梦初醒。
接触了毒品,
以后的人生轨迹就完全变了。
我还是认为吸大麻一点也不酷,
毕竟真正酷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
抽烟、喝酒不酷,因为它们太容易得到了;在室内吸烟、喝酒撒酒疯就更不酷,因为这是不顾他人感受,没素质;
真正酷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努力,健身、学习、赚钱。
尽管大麻的成瘾性看似很低,
但是我怂,
我不敢保证自己能像电影里的主角一样,经历了毒瘾挣扎,还能完成救赎。我自认为自己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所以——
这样的风险我不想承担,
更没兴趣尝试。
那些劝我吸大麻的人,
请在2018年,滚出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