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失去希望和热情?(日更19、20)

2020-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卢米儿

  很多成年人都有过这样的一种心理感受,会对这个世界说:“看透了!”心理学说这其实是——“放弃了!”

  “成熟”和“麻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人把“麻木”当做“成熟”。这样的人的心境是波澜不惊、没有起伏的,相比起初出茅庐的咋咋呼呼、晴雨不定的年轻人,他们确实看上去平和稳定,他们很难感受愤怒、痛苦、无力、悲观、失望……

  其实,这是潜意识的一种策略。

  为了避免各种痛苦和烦恼,他们会把自己的“感受”这个功能彻底阉割掉!所谓的“平静”,并不是来自内心的强大,而是来自内心的封闭!他们也不会感受到热情、好奇、兴奋、希望、激情、喜悦……

  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

  对外部的失望都是来自对自己的失望!

  这种对自我的失望通常是很隐蔽的,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是很难被觉知的。

  人不可能对自己有信心改变的事物愤怒的,当你有信心改变时,就会直接行动。而当我们的内心深处被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力感填满,又不敢去面对它,就会下意识地掩饰它!

  掩饰的方式有两种:攻击或者逃离。情感表现为愤怒(评判)或冷漠(不在乎)。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临许多失望无力的感觉,这种失望相比以前是一种成长。因为你看到了世界不同的侧面,你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但你不能在这个阶段停止,然后说,我知道了,这个世界是丑的。这不客观,也不真实,就像说这个世界是纯粹的美一样不真实。

  所有的体验都是二元的,当你明白善是什么的时候,必须同时明白恶是什么;要懂得什么是美,必须先要明白丑;要懂得更高层级的美,必先要超越更高层级的丑。进化就是彼此交叠递进的过程。

  该面对的人生功课,总是要面对的,我们根本无处可逃。

  那么,怎么面对?如何破解人生的难题?下篇再叙。2020.11.25

  专注于当下的力量是无限的  19

有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说有一位很有名气的富豪,好像做什么事都顺风顺水。记者采访他说:“请问您目前的规划是什么?”富豪正在削苹果,他回答说:“我目前专注于把这个苹果削好。”富豪没有海阔天空地谈他的事业,而只是说“削好苹果”,这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专注于当下!文章是这样解读的。

  当时,“专注于当下”这个词组是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我开始琢磨这个问题。后来发现有这样的一本专著——《当下的力量》,又加深了我对“当下”的好奇。因为我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特爱在无边无际的想象中天马行空,不是穿越到过去,就是穿越到未来,而活在当下的时刻很少很少。后来,在学习心理学中,发现心灵导师们都是反复强调“当下的力量”。

周梵说:“如何让你做的事情更有热情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不为那个结果而做,而是在做的当下就让自己非常享受。而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那种纯粹喜悦的状态,甚至不是你做的那件事带给你的,而是你内在投注在这个事情的方式所决定的。

当你在做事的过程中完全专注于当下时,力量是无限的,从来不觉得辛苦,并且非常享受,也能轻松地在很短时间内拿到一些成果,因为一开始这件事我就不是为任何人做的,而且是内心一股涌动的原始动力。”

  看到这种说法、这些理论竟使我很开心,我想这应该是“真我”所需吧。“真我”和“小我”的需要是不同的,我们要有辨别真伪的智慧,才能帮助灵魂茁壮成长、健康有力!反之,则使灵魂枯萎无力。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小我”,一不留心,“小我”就被人勾出来玩各种游戏,一旦玩起游戏就会上瘾,会无法停止地一直玩儿下去,而且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想玩儿,你一定能找到对这个游戏乐此不疲,并且棋逢对手的人。但游戏结束,你整个人会像泄气的皮球一样绵软无力。

  认定方向,专注当下,生命永远会充满活力!

  这些心理学知识太实用了,我一边学习一边在生活中实践,使原本波澜不惊的日子变得活色生香,每天像个充满好奇的孩子一样,细心地寻找着造物主恩赐给我的“彩蛋”藏在了哪里。

        2020.11.24

学习孩子的状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