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人生才是美满的
星期六一天,匆匆忙忙完成各项任务,洗完澡泡好茶,正准备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看一场电影,忽然想到郝广才老师还有一节线上课,赶紧起身拿出本和笔,重新变成终身学习的小学生。
这节课的题目为“60分钟get写作技能”,结果听了有100分钟,写作技能没听几个,倒是故事听了一大堆。郝广才不愧为一个移动的故事书,张嘴就是一串一串的故事,仿佛又给我带来了儿时听别人讲故事的期待和欢喜中。
故事真的有一种魔力。对于有的人来说,守住一个好故事就足以安慰这干瘪的一生。
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号手去典当自己的小号,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小号本身就不值什么钱。在号手遗憾的眼神中,店主告诉号手,如果能为他讲一个好故事,他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愿意交换。正是由于店主对好故事渴望,感动世界的“海上钢琴家”才呈现在我们眼前。
听了郝广才的课,让我重新认识到了故事的力量。积累故事宝库,讲好自己的故事,或许也需要我用一生去践行。
1.让我们牢记于心的是故事,而不是道理。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听故事。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给我和姐姐买了厚厚的《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成语故事》。这就是我童年的故事宝库。
对于年龄尚小的我们,也许理解不了这些故事背后的道理,但在这些故事潜移默化的感染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善良和邪恶,什么是光明和正义,什么是狡猾与诚实。可以说,正是这些故事,影响了我们生活的选择。
反观我们现在很多子女教育,父母把那些正确的道理如北京鸭育肥那样连续不断地给子女灌输,这些道理真的能被孩子们消化吸收吗,真的能指导孩子们的人生选择吗?
一个好的故事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但是100个正确的道理可能只是100个知识点而已。知识点改变不了人生,只能改变卷面上的分数。想要教育好孩子,那就从讲好故事开始着手吧。
2.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是故事,而不是数字。
了解到故事的力量,让我对南京大屠杀有了另一个观察视角。
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知之甚少,甚至就连中国人,除了知道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人在我们国家犯下的滔天大罪外,可能连这个国难日是几月几号都不知道。我记得在南京上学的时候,12月13日,整个一天都充斥着防空警报的声音,竟还有人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
反观犹太人,全世界每年都会有纪念这场灾难的活动,甚至德国总理亲自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道歉。为什么?除了犹太人受难的人比我们多,除了日本人不愿正视历史的原因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对于南京大屠杀,我们记住的可能只是死去的30万无辜百姓,以及数万名妇女惨遭强奸迫害的事实。我们除了记住这些冰冷的数字,似乎再也想不起来其他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
但是,对于犹太人的那场灾难,我们会想到《美丽人生》中,父亲圭多不愿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保护自己的孩子,自己却惨死在纳粹人的枪口下的感人故事。我们会想到《辛德勒名单》中,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在战争面前,也会冒着生命危险拯救1200名犹太人的伟大故事。
上网一查,讲述犹太人那段历史的电影真的数不胜数,并且很多电影都是得到过奥斯卡大奖的经典之作。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让人们牢牢记住了那段历史。如果南京大屠杀也能在悲惨的事实中挖掘出更多的感人故事广泛传播,是不是会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
有故事,才有影响力。
不仅儿童的世界需要故事,成人的世界同样需要故事。据说,古老的印第安人得到一个好故事后,会挖一个坑把这个故事“埋”起来,遇到有缘的路人就会把故事送给他。
故事,让生命充满感动。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我们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对现实的不满激起我们去改变,于是走上人生的试炼场。其间,也会有恐惧,也会有危机,但我们终究会找到宝物战胜困难,迎来自己的新生。
每个人都在完成这样一个英雄之旅的故事,我们所有的努力也都是为这个故事编写一个好的结局。来这世上走一遭,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个故事,逝去的光阴也能得意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