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起的这么虎,光明正大”晒尸体“!
碧海蓝天、阳光沙滩、树影婆娑......
美景、美人、美酒,如果再来一段浪漫的邂逅,就再好不过了。
可有人偏偏反其道而行,
在地中海炽热的阳光下,晒起了尸体
——
《晒尸体》
和很多人一样,刚听到电影名时,我也是吓了一跳,
紧接着,便是满腹疑虑:
为什么要晒尸体?
晒谁的尸体?
怎么晒?
说实话,虽然从头看到了尾,愣是没看见晒尸体的情节。
倒是满屏残暴华丽的画面,
四处乱飞的子弹,以及荷尔蒙爆棚的几具裸体,闪瞎了我的双眼。
显然,这是一部充斥着暴力与血浆的cult片。
如果还不能理解我说的,
可以参考盖·里奇和昆汀·塔伦蒂诺两位鬼才导演的电影风格。
当然,这部片的实验性质更浓烈,
脑洞从一开始被炸开,到最后都没合住。
故事简单点说就是:一袋250斤黄金引发的一场血案。
电影一上来,就是一场精彩的狙击戏。
在地中海强光的照耀下,
两个带着面具的男人潜伏在岩石后面,静待最佳时机。
远处,两辆摩托护送着一辆中型货车,缓缓开来。
伴随着两声枪响,前面两辆摩托应声倒下。
接着,动作迅速的劫匪,对着货车一通扫射,任务完成。
他们的目的可不是杀人,
而是后备箱里放的250斤闪闪发光的金块。
为了躲避警方的追捕,这群混混匿藏在地中海旁的一处废弃村落。
这里住着一个寻找灵感的女画家,
每天沉浸在烟酒中,作风放荡,和其中一个混混牵涉不清。
本是一群亡命天涯的浪子,
却躲到了世外桃源,享受着假日般的惬意生活。
每天不是晒太阳,就是吃吃喝喝,
顺便看对眼了,和女画家来场野外激战。
直到三个不速之客扰乱了这份表面上的平静。
某天,一个黑人妇女带着一个孩子和保姆来找人。
提着行李箱,风风火火闯进临时搭建的房子,嘴里嚷嚷着“我的丈夫呢”。
丈夫是找到了,却也给这群人惹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两个警察循迹而来,平衡彻底被打破。
接下来,一群人不仅要和警察斗智斗勇,还要抓出内鬼。
唯有赢到最后的人,黄金才能真正落入他手。
不管是前半段的诡异度假风,还是后半段的血腥重口,
导演似乎根本不在乎观众是否看懂了剧情。
不少人的观后感,估计和我一样:WTF!
画面穿插自如,对话毫无逻辑,叙事欢脱跳跃,
再加上各种大特写,除了让人一头雾水,只剩下强烈的视觉冲击。
没错,电影最出彩的不是夺金剧情,
也不是血腥暴力,而是变幻莫测的形式主义。
尤其是色彩的运用和剪辑的创新,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不夸张地说,几乎每几组镜头就变换一种风格。
为了解释这群赏金猎人的犯罪动机,导演采用了蒙太奇手法。
其中有一个带着祖母绿宝石戒指的人,
在他想象的幻境中,总是出现一个全身涂抹金粉的裸体女人。
像是某种部落的仪式,
女人被绑在木架上,任由男人往她身上撒金粉。
绳索越拉越紧,她却不见一丝痛苦,
相反会发出类似于X爱时的呻吟声。
仿佛一种变态的宠幸方式,
在他们眼里,那不是污秽之物,而是黄金熔铸的幸运之物。
这一段算是全片尺度最大的一场戏,
被架起的女人、金光闪闪的皮肤、绳子挤压的肉体、变态的宠幸仪式。
大胆猜测一下,
这个贯穿电影始末的神秘女人,其实就是导演的一个模糊意指。
对男人来说,
女人和金钱,是性别使然的永恒追求,从古至今,从来都是。
只不过,在电影独特怪异的视角下,
男人臣服于女人,成了女人统治的对象。
一方面,实在搞不懂导演如此编排的意图,
另一方面,频繁出现高潮画面,简直引发一场荷尔蒙风暴。
除了吸引人耳目的蒙太奇,
打破线性时间的剪辑亦是电影的一大亮点。
同一件事,在同一时间,搁在任何人面前,都会有不一样的反应和感官。
导演不停转换视点,重现事情发生的经过,
看的时候给人一种时间倒回的错觉。
与此同时,不习惯这种剪辑法的人就会觉得很乱,
甚至搞错事情发生的前后顺序。
所以,才会有网友说出“想拉黑全剧组人员”的气话。
但也有人对该片评价颇高,说它像“盖·里奇醍醐灌顶后交出的作品”。
不管怎么说,作为年度顶尖的实验大片,
喜欢此类型电影的人,千万不可错过。
至少,它脑洞开得足够大,虽然很扯、很黄、很暴力,
却依然想推给每个敢于尝试的你们!
————————————————————
不嫌麻烦的童鞋可自取电影,
微信搜索公众号【映世窗】,hui复“晒尸体”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