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影视和人物

活着,真有希望

2020-04-02  本文已影响0人  想太多小姐r

作者:想太多小姐

      认识杨绛,是给初二学生们上的一节课《老王》,后来喜欢杨绛,是因为喜欢她和钱钟书的爱情,势均力敌,相濡以沫。

      记得那年看《我们仨》,我看着他们仨从原本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在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的生活到相聚相失的经历,好几次泪眼婆娑。杨绛先生是幸福的,从小到大。

    父亲午休,每次需要杨绛作陪,我体会到了深沉的父爱;小小年纪勇敢说出要穿满族高底鞋鞋,我感受到了开明的家庭氛围;贵客临门,为不失时宜拾饭粒塞嘴里,我欣赏她处变不惊的态度;钱钟书打翻了墨水瓶和小台灯,她说:"不要紧,我会洗";"不要紧,我会修";我读到了深深的爱意溢于言表。

    家境殷实确实给杨绛先生带来不少幸运,但毋庸置疑,单靠幸运是不足以支撑她漫长的一生的。生活就是这样变幻莫测,当幸运之手抽离她身时,她用智慧与修为,为自己的人生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7年,她的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在猝不及防的不幸面前,她和常人一样,有悲痛恍惚的时刻,然而她没有沉湎于悲痛,而是重拾希望,认真生活,从容面对,将传奇站成不朽。杨绛先生,用她积极豁达的人生哲学告诉我们,生活,是一本久读不厌的书。在先生这本旷世绝学里,我读到三个处世哲学。

    1、幸福,不会永远垂青一个人,除非你时刻竭尽全力

          民国多出才女,但我以为,杨绛先生尤其具有人间气息,她比林徽因真实,比陆小曼端庄,比冰心贤惠,比萧红谦逊,甚至,在我看来,她是众多才女中最具有大智慧的女性。论外貌,钱钟书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论品格,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绝无仅有地在妻子、情人、朋友 中随意转换角色。每个身份,无一不是竭尽全力。

2、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

        在女儿丈夫相继离去后,她没有沉湎在悲伤里,90岁的耄耋之年里,她重拾纸笔,写出了《从丙午到流亡》。

        92岁,她又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她用行动在告诉我们,年龄,不是桎梏,更不是虚位以待腐朽堕落。悲痛,不是麻药,更不是坐以待毙的借口。只要开始,为时未晚。

3、向死而生,我们需要这样的勇气

亲人去逝,生者常悲,想化作黄叶,脱落飘零,"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悲情。"情是哀痛的极致,景亦是尽凋零败落,死了的人到达极乐世界,活着的人才最需要勇气。

黯然消魂,"萧萧落叶,漏雨苍苔"的悲凉,她在撰写向死而生的传奇,描绘不死爱情的后续。她以死亡期限为起点,在每一个刻度里画上圆满,每个时间周期里,都不浪费一分一秒,孜孜不倦地书写,把最美好的样子,写尽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百年过去了,岁月的风霜没有掩盖她的光华,她身披彩衣,手握光年,以“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姿态出现。从前,而今,以后,她都将以一个温暖的姿态慰藉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让所有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