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读书导读 | 笔记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我读完了这本重构的书籍。与其说是读完,不如说是扫完的。因为中间关于重构的手法很多,有很多规则我是没有亲手尝试的,其实也没有这个必要。
在这本书中,除了中间部分大量的重构手法之外,作者还在书的前后两部分用大量文字说明如何理解重构和怎样使用重构。说白了,只学会重构的手法只学会了重构的一半都不到,更重要的是融汇贯通重构的思想。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是从Java的早起版本开始讲解重构的。对于现在我们程序员写代码的习惯来说,一部分的重构手法看起来已经过时了,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快速跳过。其实说过时也是不太准确的,因为作者在那个年代,能采用那种手法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书中,作者很多次都强调,不要学习了重构这本书中的重构方法就以为自己学会了重构这项技能,不可能的。重构是贯穿在你编码的整个生涯中的。你也不要为了重构去重构。重构这条路很长。
下面我整理了一些读书时的一些笔记,重构方法的部分就不一一列举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只列一些重构本身的一些东西。
所谓重构(refactoring)是这样一个过程:在不改变代码外在行为的前提下,对代码做出修改,以改进内部程序的结构。
重构是一种经千锤百炼形成的有条不紊的程序整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整理过程中引入错误的几率。本质上说,重构就是在代码写好之后改变它的设计。
任何一个傻瓜都能写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代码。唯有写出人类容易理解的代码,才是优秀的程序员。
重构(名词):对软件内部结构的一种调整,目的是在不改变软件可观察行为的前提下,提高其可理解性,降低其修改成本。
重构(动词):使用一系列重构手法,在不改变软件可观察行为的前提下,调整其结构。
两顶帽子:添加新功能,重构。
重构的目的:
- 重构改进软件设计
- 重构使软件更容易理解
- 重构帮助我们找到Bug
- 重构提高变成速度
良好的设计是快速开发的根本。
何时重构?
三次法则:
- 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只管去做;
- 第二次做类似的事会产生反感,但无论如何还是可以去做;
- 第三次在做类似的事,你就应该重构。
- 添加功能时重构
- 修补错误时重构
- 复审代码时重构
程序目标:
- 容易阅读
- 所有逻辑都只在唯一地点指定
- 新的改动不会危及现有行为
- 尽可能简单表达条件逻辑
重构的基本技巧:小步前进,频繁测试。
以上是帮助我们理解重构的一些Tips,重构的各种技巧就如作者所说,就像一本字典,我们再需要的时候可以去查阅,完全没有必要去当做一本技术型书籍一次记完,这也是不可取的。这也是我第一次阅读速度较快的原因,主要就在于书中间部分大量的重构技巧上,我只是扫描式阅读,重点难记的地方做了笔记,日后还需慢慢在项目实战中应用才行。
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 下载PDF版《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