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做这十件事!

2017-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沐晨雨rara

暑期,远在外地读书的小辈们纷纷回老家度假。

近一个月的相处,他们身上暴露出许多因父母教育出错而形成的毛病。

脾性暴躁不定、缺乏礼貌、自控力差、自私、没有责任心……

教育孩子是一门极复杂、极深奥的功课。

优秀的家长往往都是相似的。

若能做到以下十点,孩子的身心健康又何须过于担心?


1.不要跟其他孩子比较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童年噩梦。

在很多家长眼里,自家孩子远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优秀。

自家孩子一出错,喜欢以“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就不会这样”的言语压迫孩子,

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己很差劲”、“爸妈讨厌自己”的错觉,从而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心,形成自卑感。

批评要有道理支撑,而不要拿他人孩子做“对比训斥”。

及时鼓励、肯定孩子,增强孩子自信心的同时能令他们更有幸福感,何乐不为?


2.不要随意打骂孩子

孩子犯错,父母一言不合就打骂孩子,效果是立竿见影,但长远看并没有落到实处。

孩子是非常机灵的,在会打骂自己的父母面前不敢乱来,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戚面前便“原形毕露”,该搞破坏搞破坏,该发脾气发脾气。

教会孩子守规则,最重要的是跟他们讲清楚规则。

一味打骂,没有告知孩子犯的什么错,只会让他们对错误行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3.不要高高在上

中国式家长往往以“大家长”姿态自居,喜欢用身份压制孩子。

即使自己在孩子身上犯错,也绝不轻易跟孩子道歉。

很多孩子到青春期会特别不服气“大家长”的教育,逆反行为严重。

放下“身段包袱”,跟孩子平等相处,

孩子才会卸下心防,与家长吐露心声。


4.不要轻易情绪失控

家长的情绪非常影响孩子。

自我情绪管理不好的家长,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凡事无规矩。

以家长生气为信号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会使孩子陷入迷惑状态。

每次发脾气之前深呼吸,提醒自己要理智,

自我情绪控制好了,才能做好孩子的榜样。


5.不要轻易让步

许多孩子知道大吵大闹是一把利器,大部分家长在失控的孩子面前轻易败下阵:

孩子想买玩具就给买玩具,孩子想玩IPAD就让玩。

抓住这一把柄,孩子屡试不爽,每次都以吵闹换得自己所想。

有第一次让步,便会有无数下一次。

从这一次开始,让孩子尽情耍赖,家长该干嘛干嘛,

坚决不在孩子无理取闹时答应他们的要求。

长此以往,孩子便会知晓大吵大闹没有用处,自然再不随意耍无赖。

6.不要轻易失去耐心

孩子自控力差,从穿衣刷牙吃饭到做作业参加兴趣班都非常容易放弃。

若家长先行放弃对孩子各方面习惯的培养,孩子便会随之放弃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努力,

家长以身作则、坚持陪伴孩子完成任务,长久以往孩子的自觉性便会大大提升。


7.不要出口成“脏”,没有礼貌

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在影响着孩子。

礼貌不好、素质差的家长,往往孩子也是缺乏礼数、素质不佳。

家长应从自身做起,戒掉满嘴脏话,提高自身素质。

对孩子及时说“谢谢”、“对不起”,将会得到惊喜的教育效果。


8.不要轻易把孩子的错怪罪到他头上

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赋予他们什么,他们便会成为什么样。

很多家长喜欢将类似“没有及时完成作业,都怪你懒”的批评挂在嘴边,

如此,孩子便会怀疑自我。

面对犯错的孩子,家长不要第一时间就批评他们。

不妨冷静下来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何处,清楚地告知孩子正确的做法,比简单的批评管用的多。


9.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压在孩子身上

许多家长自己考不了NO.1,却逼孩子攀上顶峰。

自己想学没学成的兴趣班,逼着孩子去上。

只会让孩子丧失学习的乐趣。

学习成绩,尽力就好。

课外兴趣,要以孩子的喜好为主。


10.不要回避性教育

性教育缺失是绝大部分家庭的一大特征。

因此衍生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儿童性侵害、未成年少女生孩子……

性知识并不可耻,性器官与身上其他器官一样“正直”。

越早告诉孩子正确的生理知识,孩子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小。


教育不易,一起努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