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三章(3)

2020-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丽洁_ee54

第三章羞愧——自我的虚假经验

        一个人羞愧惯了,无法拥有自尊自重的状态

        我记得第一次学习有关羞愧感时,才了解到自己早已视羞愧为理所当然。过去我已习惯于受羞辱的感觉,还不自觉地期待着它的到来,甚至于认为自己蒙羞是活该。

      一个被羞愧感击垮的人已经长久妥协惯了,他或她无法想象自己拥有自尊自重的状态。我们的身份认同变成建立在别人的施舍上,以为我们本来就是这样!更糟的是,羞愧会带来更多的羞愧。当我们在羞愧边界游移时,很容易就钻进小丑或乞丐的角色里。

      一些来自于羞愧又最常见的负面信念包括:

“你不能相信任何人。”

“我对别人没有吸引力。”

“我很无趣。”

“我令别人受不了。”

“如果他们知道我是这样的……他们就不可能会爱我了”

“不论我做什么,都会失败。”

“不论我做什么,一定要做到最好才行”

“如果我敞开心胸,可能会被伤害。”

“我永远不可能得到我想要的,因为我不值得。”

“我真是太需索无度了。”

“永远不会有人了解我”

      这些负面的信念会自我应验。它们在思维结构中如此根深蒂固,仿佛这些在生活中都是真的。我们又无意识地传送出这些负面信念,而人们也照此响应。如果相信自己是不可爱的,那就像随身带着一个标志,上面写着“拒绝我吧”。结果通常是,我们真的被拒绝了。

        一旦开始自我疗愈的内在历程,就会看出羞愧是一种自我的错误概念、一种虚假的身份认同,它建立在负面的制约上,是一种对自己的虚假感受。当我们看透谎言,并开始用一种自然和爱的方式再次体验自我时,整个人生观也会跟着改变。我们的人生,再也不是为了满足那不可能的期望和迎合别人的赞同而活,而是学习放松和对一切心怀感激。

      我太受到羞愧的束缚,以至于常无法实时做出响应,或在需要设下界限时,无法为自己站出来。我常若无其事地让事情过去,即使内心深处有个小小的声音说:“等一下,这样感觉不对。”在那当下我还是太震惊了,无法做出恰当的响应。把事情淡化对我来说比较容易,我只要认为那是我自己的问题,或是去原谅对方就可以了。结果我的憎恨在内部溃烂,而那已经够低的自尊也就更萎缩了。当我处在一个对我具有威胁的人身边时,我会变得逢迎谄媚,声音卡在喉咙里,到头来只会笨拙地扯一些不相干的话。

      要跨出疗愈羞愧创伤的第一步,就是从了解、察觉和接受开始。我们有一段痛苦的过去,已发展出受伤的自我感,并且遗忘了真正的自己。

      下一次当你感到情绪低落、沮丧、自我批判时花点时间感受一下身体的知觉。

这种羞愧的经验,实际感觉起来像什么?

你如何释放自己这样的情堵能量?

什么样的念头会划过你的脑海?

在那一刻,你的生命态度是什么?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作者【美】克里希那南达和阿曼娜夫妇,本书从内在小孩的角度,讲述从恐惧到爱的旅程。

  一一一一END 一一一一

本文转载自:洁懿读书汇

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有疑问,敬请告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