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书院3——谈国学

2017-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希以昂格厄

1.国学是我国的老经典,我们需要了解,也需要传承,不必发展。

2.了解国学可以更好的理解历史上难以理解的事件及其原因。

3.国学宗教化是因为人有宗教化的本能。人有奴性,人的本性是排斥自由的。因为具有不确定性,不安全性。所以成为奴隶是有一定好处的,不必再纠结选择而且还有靠山。或许给人当奴隶掉面子,给神当奴仆就大可不必了。

4.国学宗教化的基础是古汉语的模糊性,同样一句话,可以理解成各种意思。很不确切。即使一句“无极而太极”就能有三种解释。这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辨发展远不如西方的原因。不过因为模糊而具有的朦胧美就能看出古诗比外国诗歌牛逼。

5.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无哲学?中国重视实用,而哲学从来都是一些贵族闲来无事装逼用的即“无用之学”。学哲学有用吗,没用,赚不到钱,所以哲学系的人总是很尴尬。中国哲学与诗文,制造业相比实在有些比不上了。

6.古代中国信奉“清谈误国”,魏晋清谈风行,国家破亡。其实两者没有因果关系。统治者总是推卸责任。那些清谈的人都是国家不重视的人。

7.欧洲大学有门必修课,叫逻辑学,特难学,不过效果不错,所以欧洲人有理性,有逻辑,说话精确。像乌托邦,物种起源之类的书,本来题目老长了。

8.古人确实有智慧,我们没必要跟古人攀比,虽然攀比是人的本性。但是我们生活条件更好啊。

9.现代社会没必要抱残守缺,人类在不断发展,刻竹简当然不如打字快咯,情怀另说。

10.中国文化未必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文化,但也绝不差劲。只能说各有所长。

11.内群体偏袒效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