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小兰焦点初26期分享第21天(64天)20201225本周约
张老师早读书会
胜任能力为基础:正向、所欲、目标、可行。
病理性标签:局限了自己的思维;对咨询过程不利;自己心安理得呆在那里;对自己有强化意识,也给别人这种印象;让自己困在问题里面;不断强化黑的部分。
张老师同事钥匙打不开锁,给自己贴标签说自己很笨。
同事钥匙打不开锁:
假如跟他探讨的话:别人也像他一样也很难打开这种锁(一般化);别人用润滑油;---去标签化。
自我概念的形成,尤其对孩子会有很大的影响。
需要空杯的心态;
孩子学走路:虽然摔倒了仍然努力,而不会给自己贴标签。大人有很多的鼓励,表扬的话语,陪伴的行为。
问题是问题,人是人。
目标:想要好好的生活等比较笼统
导航设置目的地,高速优先,红绿灯要少等,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我们设好了导航了吗?如果没设置,被生活裹挟着往前走。
原地打转,我们要的不同。
我们跟孩子沟通我们希望目标和愿景是怎么?
未看到自己的目标,争对错去了或双方与情绪做斗争。
目标清晰非常的重要。
及时觉察,憋住,出现偏差及时喊停。
监狱里的人吵架,都很委屈,张老师出面:我们都是想要去天堂,但是结果都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想要的。更大的外力介入才能解决。
张老师妈妈与侄女的沟通:没有想目标,而只是一味这样去做。
参照架构:胜任能力,而不是我们的
资源,成功经验,重要他人,他的想法,
一个孩子长得五大三粗,妈妈独自带着他,同学们嘲笑他,他动手打人,第二次又被嘲笑,推倒同学,咨询师老师看到的例外:之前推倒骨折,第二次只是推倒,你是怎么做到没有把别人骨折的?他说妈妈很伤心。咨询师说以后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只是晃一晃--他的胜任能力
深呼吸,怎么调节情绪
不断看到自己的白,黑就越来越少。
刘老师强调: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谈目标。
谈的越多,越能找到解决之道。
目标谈的深很透,丰厚的话,当事人越能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参照架构:
架,骨架,构:结构。
当事人他的架构,当事人在这个当下他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哪个层面,小男孩不知道轻重,名誉上,经济上损失,但现在我控制不住自己,我还是想动手,我再动手就会轻一些,咨询老师在跟他交流的时候,她是焦点的老师,他不跟孩子聊为什么会这样,爸爸的缺失,咨询师相信自己是解决自己问题专家,小目标。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说自己不能打他,握着拳头,我晃一晃他,他就不会摔倒。
时间一天天在流逝,改变一点点在发生。
都交给时间来处理吧。
在咨询中常采用目前,暂时,当下的语音,而少用总,总是,老是(盖棺定论)
语言表达,对当下的一个情况表达总,总是等,对听到的人感觉不一样我总不听你的话吗?我也觉得问题好严重。困在问题里面。
每个人的语音表达结果不一样。
马老师:关注什么得到什么,文学作品和电视节目的这种宣传,引发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
家庭中爸爸的暴力语言,刘老师说:他家老公喜欢说评判性语言,开车剐蹭,就说不要开车了,听的人不舒服,是不是说明了语言的暴力与行为的暴力的关系?
评判性语言对人的伤害
他错了应该受到惩罚,关注到对方,把责任推给对方,我们很少围绕需求这个思路去
关注人的问题,指责
张老师:带手镯左手带的,爱人的评判性语言,张老师不吭气,评判性语言难受,不想改。
生活中很难做到,背住
施老师:非暴力与暴力语言结合使用,前半句说的还好,后半句说的时候就不好了,比如喊孩子起床上学,后半句:再不起床老师罚站我也不送你了。
直接告诉他起床就好了,
我们有了这样的意识,见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