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的路上

2017-03-19  本文已影响40人  简萧一

一  与母亲说

每年回老家,YY都会跟母亲唠嗑。

母亲说:几个兄弟姐妹中,平日里YY最辛苦,但赚的钱最多。

YY低着头,没说什么。

然,母亲的一句话,给YY带来了一连串的来自心底的自问。

一阵的沉思后,YY对母亲说:

“钱是表层的,最主要是思维,眼界的变化吧,如果没有走出XX坑,与父辈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大山为伴,说不准与早上遇到的小学同学一样,正在山的那一边圈牛,放羊,赶鸡鸭呢。

年前带着哥哥的小孩及小女儿去参观香港大学,及世界金融中心中环等地转,正是想打开他们的思维,看看开放大学学习的氛围,追求导向等。

吧啦,吧啦,YY一口气说了一堆关于认识理念上的词汇,正担心不怎么认字的母亲听懂没有呢。

当YY停下来时,母亲回了一句“你弟的小孩去年也想去的,但你哥的车子坐不下,也就没去成”。

哈哈,显然母亲大人是懂得的,知女莫如母呀,即使她不知如何表达,也是知道什么意思的…....

二  思考一些问题

下面问题,YY常想,也是旁边人常讨论或遇到的问题

1、离开老家,10+年,或短些或更长,你收获了什么呢

2、目前的你,与留在老家的同学又有什么区别呢

深漂的一朋友曾道:

有时的确比较迷茫,觉得读书没用,虽高学历高薪,可是在大都市,

我们却都成了房奴。

每次回老家,看到以前小学,初中的同学,他们在老家的小镇,或小县城,小日子不也挺滋润的,并不比我们差,甚至觉得比我们好呢。

你看,房子,车子都有吧,孩子一般也有两个,房子一般是100多平的。

生活节奏慢,那才叫生活呢。

虽然他们的收入不算高,但房子便宜,吃的、用的有些还能自给自足。

而我们天天在加班,不加班好像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所以,有时在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错了。

是的,现实看上去的确是这样,可我们也清楚地见到另一面,另一番场景。

那就是,很多刚毕业的年青人:

他们在老家是非常幸福的,基本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吃的是农家菜,喝的水是泉水,是甜的。

可,为什么尽管住农民房,每天挤地铁,坐公交上下班通勤3-4小时,都没有拦住他们的脚步,过完年还是大包小包往回赶呢。

象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魔力到底在哪里,又是什么。

三  身边的故事

【故事1】

老同学,姓李名X,就叫李X吧

来自广西一边远山区,98年高中毕业后随表哥来闯深圳的深漂一簇。

按他的话说,他好像有些传奇,但也很普通。

有些传奇:他原本只是山区一职业高中毕业生,来深连续10多年的半工半读,终于成了一名名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如今是一家上市公司管理着100多人的研发副总裁。

很普通:是走在深圳的大街上,像他这样学历的人到处都是。

比较幸运的是,来深较早,有房有车有家庭,早已不是房奴而已。

虽然如此,他如是说:

深圳,是奋斗之城,脚步历来来去匆匆,如果觉得不适应,找一座适合自己的城市,也是挺好的。

有人问:李哥,是否可以财务自由了。

回答:财务自由没有数字的边界,更多是一种心态。

有人又问:李哥,打算若干年后回老家农村,办办庄园,或出国到处游,过上所谓诗和远方的生活吗

回答:也许,只是也许,最起码现在没想那么多。

奋斗的年龄,就应该在奋斗的都市。

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属奋斗的历程中….

李哥寄语:

追梦,逐梦,筑梦,

改变命运,颠覆世俗,一切皆有可能。

【故事2】

邻居,曾师傅。曾是深漂一簇,在深漂了8年,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携家带口转战老家-江西某镇,开农场,办果园。

他,如是说:

农村,熟悉的农村,是可以办庄园。

但也不是你想的那么顺溜。

刚开始,承包山林,请人垦地办果场,直到第三年才有些许收成。

因果场,是技术活,前面几年都是嗑嗑伴伴的,有一次因天气原因,遭虫咬,差点整个果场的幼果全遭殃了。

另外,土地没有你想的那么平阔,大部分是梯田,自动化作业还有相当难度。

同时,也在养鸡养鸭,年景好时也有10+万,但其中的艰辛,冷暖自知啊。

不懂技术,果场遭虫虐;牲畜一病不起,差点连本都没。

在农村,种的农作物,有种等待老天爷的安排的感觉,这些都是深入以后才会遇到的问题。

曾师傅寄语: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行走的路上,冷暖自知。

四  生活的本质


大都市,正因为竞争压力大,你觉得累。

为了立足,为了有个家,为了小孩上公立学校,上了公立学校,想办法上名校,

上了名校,怎样考虑出国深造。

而这些的背后,都是资源的竞争。

有这样一个段子:

农村城市化后,农村人搬到小镇,小镇的人搬到县城,县城的人搬到市中心。然而,城市有一线二线,三线四线,甚至五线六线之分。

一天,有一小县城开公司的大老板到深圳旅游,为了小孩读书,花了上千万买了一学区房。

戏说,原来我也只能在一线城市生存下来而已,而在老家的小县城已是神话了。

谁占有了更好的教育资源,谁在社会的金字塔顶端的可能性就更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理所当然站的高,看得更远。

那么,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自身一代在一线城市扎下根,已非易事。能让下一代有更好的教育,是在积累。一点积累都没有,突然的白手起家,自己就走到社会金字塔的人,毕竟极少。

还记得英国有个导演跟踪14个不同阶层小孩50年的人生纪录片吗。

尽管他当初只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不同的阶级是很难愈越的,但跟踪了50年后,最后得出的结论,让人无法言语却又非常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大部分穷人区的孩子,还是在穷人区,富人区的孩子仍在富人区。在这50年里,唯有一个黑人穷孩子读上了哈佛,然后做了律师,走向了所谓的社会金字塔。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做好自己该做的,那怕是为下一代作一些积累。

如同国家的丰功伟业,需要几代人的奋斗。

关乎每个人的小家,其实也一样,为了更好的生活,需要积累,甚至是几代人的积累,才能改变家族的命运。

其实,我们都是在行走的路上,

于私,为自己,为后代;

于公,为社会,为国家。

最后,

且行且珍惜,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

你的付出,最起码已在前往的路上作了铺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