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历史 | 16什么是道士?
2018-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福
道士,是对古之“方士、隐士、术士”以及奉道行道,以“道”为事的,这些人士的通称。
一般学界认为“道士”,即有道之士。或信奉道教的神职人员,称为“道士”。
其实,对“道士”的这一称谓,出现的比战国时期的方士的确稍晚,但道士的实质与存在则古来有之。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一个“士”,不是指的普通百姓,也不是诸侯和君王,更不是武士或将士。而是善于“奉道、行道”的古之澹泊名利的“隐士”和“有道之士”。
在老子的眼里,古之“有道”之士, 有“上善若水”的性格和“功成、名遂、身退”的智慧;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高尚品格与志向,又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纵情于山水的澹泊情怀;有“不自见、不自明、不自伐、不自矜”的宁静思想境界,又有“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超然物外的洒脱精神;有“塞其兑、闭其门;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内在修养,同时又有“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纵横才华。
著名学者王平、艾玉平先生说:“在中国的文化史上,似乎有一个不变的法则,即乱中有道家人物出现。每到社会动乱到不可救药的时候,就由道家人物出来拨乱反正,且奉行‘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风范。商汤的伊尹、周朝的姜子牙,越国的范蠡,汉朝的张良,唐代的魏征,明代的刘伯温,清代的范文程等”。
所以说,道士的称呼,不是专用在教职人员身上的(如: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尝自称板桥道人)。 而是,凡用“道”去作为,无论“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的人士 ,可都称为“有道”之士,即“道士”。
当然,住在宫观庙宇的道教徒,更有称“道士”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