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散文想法

盘古山下 63

2021-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金河湾a

        野外观察激童趣 课堂教学启心智

        李青山、田园两口子忙得两腿像狗腿子,两手像打边鼓子,头脑像转珠子,真是万事开头难呀!

        为教好孩子,他们每天就一个话题:启迪心智……

        他们睁开眼是这话,吃饭时也说这话,不知道饭是什么滋味;睡觉时也说这话,都忘记情话是怎么说的了。

      他们原则上按年龄把孩子分成小班和大班,3~4岁是小班,4~5岁是大班,由于孩子们都是初次接触教育,很多情况下都是合班上课。他们翻阅了古今中外关于幼儿教育的书籍、报纸、杂志,又通过电视、电台等有声、又像的场景画面,无缝不入,无孔不钻地学习。两个人反复商讨,打成了共识:根据孩子的自然天性、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因人制宜地教孩子,多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多引导他们观察实物。感觉的材料丰富了,再慢慢上升到理性认识,教他们看图识字,然后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再去感知事物。比如:带领孩子到旷野里辨认植物、动物。

        秋日的上午,阳光明丽,气爽风清。他们两口一前一后羊羔随群一样把二十几个孩子往旷野里引。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就是观察蚯蚓。

        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孩子们眼尖,很快的在潮湿的河坡上发现了蚯蚓。孩子们惊喜地叫:“出溜串!”、“出溜串!”

        田园说:“出溜串是咱农村的说法,它的学名叫蚯蚓。”

      “为什么有学名呢?”

      “是为了统一叫法,比如你土名叫个铁蛋,上学了学名叫志强。”

        青山说:“蚯蚓爱夜里出动,白天就进洞里了,白天在外面活动的蚯蚓很少……”

      青山的话还没说完,有的孩子说:“白天没进洞的蚯蚓是找不到家了。”

      “不是,是他们懒,爱睡觉,出洞晚了,还没吃饱呢?”

        “是他们有病了,爬不动了吧!”

        ……

        青山微笑着亲切地说:“孩子们,你们想象力很丰富,说得都很好。”

        走到河岸的大杨树下,树上趴着很多蝉蜕,孩子们纷纷说:“老师,你看马蛣蟟壳。”“马蛣蟟壳。”

        有的孩子听见树上知了“吱吱吱”地叫惊喜地说:“马蛣蟟叫哩!”

        田园问:“孩子们,你们知道马蛣蟟的学名叫什么吗?”

        “奶奶说叫知啦子,她经常说,知啦子叫得真烦人。”

        田园说:“马蛣蟟的学名叫‘知了'。”

      “唧了”“知了”孩子们重复着说。有的孩子发音不清。

        田园跟青山耳语了一声。青山说:“孩子们,现在咱们回去看看图画上的“蚯蚓”和“知了”长什么样好吗?”话音未落,树上“知了,吱哇、吱哇”叫,接着一只螳螂和知了一起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被腿快、眼快的小朋友逮个正着。

      小朋友报告说:“老师,这只刀郎要杀马蛣蟟哩。”

      “老师你看,这刀郎的尖刀把马蛣蟟的眼都弄瞎了。”

      “老师,刀郎是想吃掉马蛣蟟吧!”

      田园说:“孩子们说得都没错,咱们现在回教室把真知了和图画书上的知了对照看看好吗?”

        孩子们和老师都回到了教室里。青山把挂图挂在黑板部位指着知了问:“这是什么?”有的孩子说是“马蛣蟟”,接受能力快的孩子说是“知了”,青山又指着蚯蚓问:“这是什么?”有的孩子说是“出溜串”,有的孩子说是“蚯蚓”。青山又指着螳螂问:“这是什么?”孩子们齐声说是“刀郎。”田园说:“李老师,今天的课就到这儿吧,贪得多了嚼不烂,消化不良。”

        下课了,小朋友从教室里鱼贯而出,像小燕子一样叽叽喳喳活蹦乱跳。

        青山给田园说:“城里孩子们没见过实物,他们是第一感知是你说个啥,就是个啥,这农村孩子还得把他们的方言纠正为书面语言。”

        田园说:“相比之下,农村孩子词汇将来会更丰富。实物见得多,想象力更丰富。”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秋收冬藏,地里的谷豆苞米都进了农家的粮囤,场光地净,风吹树木跳起了裸体舞,草木也都进入了老年,枯黄得露出光秃秃的山顶、地皮,晚风吹过带来些许凉意。田园、青山忙碌了一天,很累,本该休息了。可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怎能入眠呢!

        两口子躺在床上,不是说情话,而是把这几天发生的事儿像梳头发一样梳理了一遍。张奶奶说:她的外甥女在另一家学前班上学,一个多月都会背几首诗,会写十几个字了,她孙子在青山家上学前班,不会写字,光会瞎胡连。王老汉说:他孙子光会扳着指头算数,会加会减,就是不会写数字。李二婶说:孩子是去上学哩,老往山上、地里、河里领干啥呀!不好好在屋写字、画画、写算数。赵大娘说:“只见他两口子领着孩子玩,俺要是玩,在家想咋玩就咋玩,何必掏这钱让他们领着玩哩。”……

        这些埋怨的话,牢骚的话像生了翅膀一样满天飞,也传到了村干部的耳朵里。村干部感到奇怪,青山两口子多好的人呀,青山又是教师出身,应该不会偷懒呀。

        一天村支书、村长、村秘书一行人到青山家去检查。硬件上、办学环境、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方面完全符合山区学前教育的要求。消防安全方面,通过了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的审查;厨房有两证:《卫生保健合格证》和《卫生许可证》。从软件上来说,青山是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原来在公办学校教学效果很好,不然乡里也不可能指名让他办幼儿园。田园虽然是高中毕业,但她自学考试取得过幼儿教育专业资格证书。这一切都没问题,开学典礼前都已核实过的。

        大队干们看了看幼儿园的内外墙体美化,《弟子规》、《三字经》文字配图画。秘书不禁拍案叫绝:“哎呀呀!这真是别有洞天,匠心独具,这图画不是买的印刷体,这是请谁画哩?”

        青山说:“这画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支书说:“难道是你画的?”

        青山大笑着说:“我这粗糙的手只能拿粉笔头在黑板上划划。”

        “是弟妹画的?真是巧手呀!专门学过吧?”支书惊奇地问。

        田园不好意思地说:“自学的,瞎画的。”

        秘书说:“音乐、绘画都得有天赋,就像剪纸,大字不识的人能剪出各种各样活灵活现的动物、植物的图案”

        青山自豪地说:“人家剪裁描画啥都会,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看一眼,眉头都不皱一下就画出来了。”

        村干部们“啧、啧、啧”赞不绝口。秘书低声念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

      秘书感概地说:“经好,画好、想必教书人更好啊!我想不通,这有些人咋都看不到这些好哩?认为不会写字就是瞎胡混哩。”

        支书说:“是这样,孩子家长看人家在其它幼儿园的孩子会写字,嫌咱的老师没教写字,有意见了。”

        青山说:“咱是借鉴古今中外幼儿教育,结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生理、生理发育的特点,进行品德教育,开发智力,培养想象力。这也是教育部幼儿教育的主旨。”

        田园拿出幼儿教材说:“我们是按照正规的教材教学的。”

        村长说:“关键是得跟家长讲清楚。对驴弹弹琴。”

        秘书说:“这些家长斗大的字不识几框,给他们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支书说:“也可以理解,他们不识字,就希望孩子、孙子识字,吃不识字的亏怕了。”

        田园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吗,我们以后在正常教育的同时教他们识字就中了,只要家长认可,高兴就行。”

        村干部们满意地点点头。

      接下来就开始教孩子们认字写字了。

      先从0123456789十个阿拉伯数字学起,再学认、写中国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拼音:a、o、e……

        小孩子喜欢钱,知道钱能买吃的、玩的,所以为了测验学习结果,田园分别拿出1元、10元、20元、100元人民币提问小同学,有个眼睛大大的聪明伶俐的小姑娘说:是“1”、“1窝”、“2窝”、“1窝窝”。

        青山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说:“真能耐呀,把算术和语文综合起来了。”

        田园也憋不住噗嗤笑了。小同学们也咯咯咯笑得满堂彩。

        有一次让小同学读数字,当读到“6”的时候,有几个孩子发音不准,有一个大奔头的激灵男孩儿举手站起来读:“肉”、“肉”,田园又让他读“六”,他还是读成“肉”。田园急中生智,用拼音教他发音:“liu六”,小男生说:“liu肉”。

        下课后田园说:“这咋有那么多孩子发不好音哩?”

        青山说:“很正常,咱甜果小时候还把‘好看'说成‘咬蛋'哩。”

        两个人想起那个事儿,笑得喘不过气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