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今天真温柔~”
孩子越来越大,出去社交的时间就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发现真的就有天生低需求、性格平和的孩子。
见了这样的孩子,忍不住对比自己家这个性格里有很多尖锐的点,容易崩的娃,忍不住多哭几次~
容易崩的点在哪?
穿衣服长袖的衣服如果需要挽袖,那个袖子的边必须一点褶儿都不可以有,打底袜的线必须在脚指头下面不可以在上面,睡觉前必须把被子的四个边拉的整整齐齐,早晨醒来如果看到我不在,一定会哇哇大叫,按照她的做了这不行那不可以的。
反正是凭她的心情,风一样的女子,捉摸不透啊。
1
今天接了幼儿园回到小区,跟小区的好朋友玩球,因为实在太冷了,说好三个人每个人都玩一次然后就回家。
但是等到要回家的时候,就开始耍赖了,“我还没玩呢!!” “我还要玩”就这么一直哭着喊着回了家,到家了还是哭。
我对她共情“妈妈看到了你没玩够,还想玩,我们说好每个人再玩一次就回家的”,还不行,继续哭~
“我没玩够啊~~”
继续几个回合,发现还是不行,我的声音就有点拔高了
“妈妈,你别这么生气的说话”她一边哭着一边用手对着我的脸表示不满
我当时也是很不满,“你也是一直在哭啊,我怎么说你都是在哭,你能停下来吗!!”
后来我觉察到了。我非常忍受不了,她哼哼唧唧地哭着说话,内心里对这种情绪是很反感和抵触的,所以每当她这么做的时候,我的防御机制就是触发,我就开始用我的语言去攻击她,因为我的内心是不接纳她的这种情绪的。
2
老公没有下班,幼儿园的家庭教育工坊只能带她参加,好在她们班的老师也在,恰好可以帮我照顾她一下。
今晚的主题,恰好也是关于情绪的,“情绪沟通引导技巧”。
听下来,发现有的时候,你懂的真的只是道理,需要你做的时候,往往不尽如人意。
事情没处理好,又双叒叕地吼完孩子,却总是让“前额皮质”背锅。
从幼儿园回来,大概9点,距离睡觉只有一个小时,我开始用描述事实的方式,交代我们在这一个小时要做的事情。
在她最热衷的玩ipad的时间上,都很痛快,“10分钟”“需不需要妈妈提醒时间到了”
“需要”
时间一到,立马关掉。
然后在洗刷和读书的问题上,也没有过多的纠缠,麻麻溜溜地做完了。
睡前,摸着我的脸说
“妈妈,你今天真温柔~”
3
哎,妈妈也愿意每天都这么温柔,但是妈妈也有做不到的事。
“温柔而坚定”
是我的目标,却始终觉得不太容易做到。
但是,我愿意一直努力
“不自责”
前一段时间,她经常情绪失控不稳定,我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我的问题。
现在,我跟自己说,
“她陷入情绪问题,需要我的帮助,我要拉她一把,而不是跟她一起跳进泥坑,一起弄的浑身脏兮兮。”
“先照顾自己”
养育孩子这几年,我试过无数次,我没有办法做到在她大哭大闹大喊大叫时还能情绪稳定平和地跟她说话和沟通。
所以,一旦情势剑拔弩张了
我会提醒自己和当下的气氛切割
告诉她
“妈妈现在非常难过,很痛苦,我可能不能安慰你,我想自己安静会儿。”
“延迟复盘”
这个真的是我的痛点,我通常认为这个事情在当下我不赶紧把事情说明白,给她把道理和前因后果捋清楚了,她就完了,以后肯定还会这样。
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又会重新涌出来。
但是很多情况是,我想复盘,刚说一句话呢,人家就不接你话茬,明显气氛就不是那个气氛。
一般我就会等到睡前,她的情绪基本就稳定了,心情也比较好了,再复盘的话,效果就会好很多。
我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太多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