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叶弥老师讲座心得
11月5日(星期日)下午2:30点,走进市文联辅楼三楼会议室,叶弥老师还没有在主席台入座。
我也就四处打量,会场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当我看有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也端端正正地座在台下,还是让我一阵感动。
都说,主动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什么,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讲座,我想,就算是我迈出了第一步吧。
这时,一位走路摇摇晃晃的男士,就映入我的眼前,这是一位瘦骨嶙峋的男士,身穿胸前有着大大英文字母的圆领T恤,下着从他头顶发量已微秃,脸上也有了沧桑的痕迹。他也出现在这个讲座现场,让我立刻特别关注了一下,他的神态,他走路的样子,让我一下想到了网红女诗人余某华。
我不禁多看了几眼,他手捏着一叠A4纸,大概是做足了功课来的。
我很好奇,听前排坐在我前面的两位女作家,在用无锡话交流,我也就鼓起勇气,问她俩这位是什么人,可她们都摇头说,不认识这人。
叶弥老师的讲课,当然是相当宝贵,这样一位著名的作家,能够坐下来,与我们分享她的学识,她的经验,我肯定要认真地听。
叶老师说,大概有这么三点:
第一,纯文学写什么,依靠什么,目前的纯文学,是作为母本存在于新兴的艺术门类之中。
第二,文学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三,无锡要做好太湖文化主题,比如锡剧等戏曲,用主旋律,再创辉煌。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达到叶老师这样的境界,在这样的作家面前,我还是一位刚刚起步的小学生。
叶老师举例的徐霞客和王士性,差不多同时代的两位,她说,她更喜欢王士性,这是一位考过进士功名的文人,而且王写的比徐更专业,更有学术性,为什么,王士性没有徐霞客有名气?而且就在当代,地方政府还是没有办法宣传这位王姓的先辈,时也,命也?
我也在心里默默了一会,一个人必须跨过几座大山才能抵达成功的新世界,而我写,只想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充盈一些。
而,热爱,是做起事来,得心应手,轻松快乐的动力。
这不,在叶弥老师宣布休息的10分钟里,好多作协老师纷纷上台与叶弥老师合影,我又看到那位摇摇晃晃的男士,他拿着自己的一叠纸稿,上台低头与叶弥老师默默交流着。
我不知道他们在交流什么,只是,那一幕,我不知道是否有人会被重锤击刺激。
走出会场后,本来是娇阳高照的天空,已经狂风大作,乌云滚滚,我信步走在中南西路,一棵棵巨大粗壮的香樟树,一粒粒黑亮亮的果子,如亮晶晶的眼睛,凝视着我,我想,去参加这样一场活动,绝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