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部奥斯卡最佳剧本改编奖的原著小说

2018-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多瑞的视线

最近喜欢先看影视剧,然后再去看原著。读约翰·欧文的小说《苹果酒屋的规则》之前,看过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总有骄阳》。约翰·欧文还藉此获得第72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这引发了我对《苹果酒屋的法则》的阅读兴趣。

约翰·欧文,又译约翰·艾文,(1942-)是当代美国最知名的小说家之一,被美国文坛泰斗冯尼古特誉为“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对,就因为冯尼古特送给他的这个名号——“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让我选择了《苹果酒屋的规则》。重点在“幽默作家”,或者仅仅是因为“幽默”这个词。因为在我看来,中国作家或是中国人在幽默这个品行上,都有些缺失。而“幽默”之于一个人来说又是那样的重要,因为在我看来,“幽默”应该是情商与智商的双重结晶。也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智商,便很难“幽默”、没有情商,也很难“幽默”得起来。而一个作家若缺乏“幽默”,那么读者阅读起他的作品来,一定会少了许多的趣味,更难体会埋头阅读时,偶尔仰面会心一笑的轻松。

​约翰·欧文在《苹果酒屋规则》里的幽默之感,没有让我失望。因为在这部小说的第一章——《孤儿院的孩子》便可感受到欧文的幽默。从护士爱德娜,在给新进孤儿取名时,把“约翰·韦尔伯二世”这个名字用了三次,到孤儿荷马多次被人领养,都因不同的奇葩原因被退了回来,以及对最后一对曾想要收养荷马的夫妻的描述,都充满了有着丰沛实质内容的幽默感。从中可以感知到的是,欧文的幽默不苍白。那些也许会让你一笑的幽默文字,均饱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以及牵引着后叙故事脉络发展的伏笔。我很庆幸我选择了这部小说来读。

​ 《苹果酒屋的规则》这部小说,对于人物的树造相当有层次,且每个人物都因带着些自身的缺欠而尤显人物的真实。无论是对乙醚成瘾的柆奇医生,还是狂躁的美罗妮,以及在荷马与华力的爱之间摇摆的莰蒂。都让读者产生真切的认同感。

这本温情的书,如加州的阳光一样“治愈”。让我们知道:我们也许一无所有,可在重要的人眼里,我们就是“缅因州王子”和“新英格兰国王”。这个故事里的人,都在摸索人生的规则,也在作出人生的选择。一个年轻人,厌倦了自己的生活,一心想看外面的世界,追求自由而有意义的生活。终于,在苹果酒屋,他看到了世界的精彩,也看到了谎言、荒谬甚至丑恶。他看到了从没看过的大海,吃到了从没吃过的龙虾,找到了一份有意义的工作,也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女孩。直到有一天,一个在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不在了,他明白了人生的规则,也忽然明白了自己该作的人生选择。我们一生中,总会因为一个重要的人突然离开,而忽然成长。

莰蒂与荷马、华力之间的三角恋,是这部小说用笔最多的故事线。而这样的故事,无论是处于故事中的人,或是周遭与此相关的人物对这件事的态度,都完全地超脱于世俗之上,而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信任。这是尤其让人感动的桥段。

​ 描写最成功,或是最为生动的人物当属美洛妮。因为读者可以从这样一个即或是在狂躁中可以拆掉一座房子的女孩身上,看到她的率真、执着,永远忠于自己内心的美好品质。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孤儿院每晚的阅读时间。这样原描写是一种态度。正如拉奇医生得知出走的美洛妮,是 带着小说《简爱》走的,心里便顿时有了安慰。在拉奇看来,只要有《简爱》在美洛里身边,她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就如同现在人们总是爱说——你看什么样的书,便会焕发什么样的气质。

​《苹酒屋的规则》是一部温暖的书。里面的大多数人物,都愿意站在他人立场替他人作想。虽然处在二战这样艰难的时期,且他们面对的世界还有那样多的恶的存在。但每个人都仍然爱着生活,爱着他们心中之爱。让人在阅读时能真切地坠入温暖的包裹之中,爱上生活,和迎面的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