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物态组织的方法

2022-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CoryLiu

樊登在《可复制的领导力2》中,提到一个生物态组织的概念。

什么是生物态组织呢?

这个是相对于机械组织来说得,机械组织就像一辆汽车,整体可以拆分为各个局部,你只要将每一个局部的问题解决了,整体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事务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可是生物态不一样,比如蚂蚁,你了解了每一只蚂蚁的习性,你未必能够了解整个蚁群的智能,这个因果关系是不清晰的。

传统的制造企业,将原材料购进,加工,通过渠道销售出去,可以看做是一个机械态的组织。只要管理好企业的采购、制造、销售、人事等各个环节,企业整体就管理好了。

今天的很多企业,比如文化创意企业或者互联网企业,可能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的公司,绝大部分的价值是一个人创造的。公司的业绩,也许就因为一个产品爆火,而增长了十倍以上。这样的企业就属于生物态的组织。

那要如何管理这样生物态的企业呢?

核心就是要减少管控,更多的让这个生物体系活跃度提高,增加让这种爆款的随机性产生的可能性。

具体有如下几个方法:

  1. 10倍好
    每次要求改善的时候,不是要求改善20%,30%,而是问能否十倍好,这样才能激发非常规的创新解决方案。

  2. 反脆弱
    要对随机因素保持敬畏,要让公司长久的存活,以便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去尝试可能产生10倍收益的活动。

  3. 低风险创业
    首先要控制投入比例。当发现一个真正待解决的问题时,先低成本快速试错,验证OK后再一步步迭代,建立自己的”秘密“,别人学不走的护城河。

  4. 放权和试错
    让基层的人掌握决策权,并允许甚至鼓励试错。

  5. 让组织长出来
    发现亮点之后,要开始培育它,给它一个空间上的隔离,避免被老业务绞杀。

最后

德鲁克说过:

管理就是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善意。

如何激发员工的善意呢?

  1. 激发成长型思维
    让员工看问题看长远,而不只是看当下。
  2. 避免刚性指标束缚员工
    因为刚性指标往往会使员工的行为扭曲。
  3. 用共赢思维对待员工
    要敢于让员工变得更成功,而不只是要企业成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