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什么才是最好的练习?

2023-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宛与洛乐器

最好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任务量,而是持续地做自己尚未学会的事,以及做不好的事,直到擅长为止。

由不会到会,最后再到擅长,学琴者的演奏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变化,便是练习最有“魅力”的地方。

为了完成任务量而练习,是只关注“结果”的做法;而持续练习自己尚未学会的内容,尚未掌握的演奏技能,则更多地关注了“过程”。

只关注“结果”,很容易使学琴者练着练着,产生应付心理。

觉得只要把每天的练习任务完成便可以了,至于完成的质量,至于是如何完成的,这些不再自己的考虑范围内。

由于太计较每次练习的“结果”,当制定的练习计划较难,任务量较多一些时,只关注“结果”的学琴者,他想要完成每次的任务,就会感到相当吃力。

但又有一种“只要能完成,怎么样都行”的应付心理在影响着他,所以他的练习,开始“糊弄”。

看似能够跟随节拍器,做较快速度的提速练习。实际上的演奏,全都是节奏混乱,音符含糊不清的效果。

而自己却认为,自己的练习已经完成了,达到了规定的速度。

这就是只关注“结果”、只注重完成任务量的“弊端”。

为什么说,关注“过程”的练习,是最好的练习?因为学琴者在这一过程中,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感受自己演奏技能的“变化”上。

由不会到会,再到擅长、精通,这观察到的是“过程”,感受到的是演奏技术发生变化的“原因”。

通过每天在练习中的感受,通过时间的“沉淀”,学琴者明白了,演奏技能并不是“一瞬间”就能学会的,是需要一点点地积累,慢慢才会变好。

所以一次练不好,完成不了练习中的任务,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需下次根据自己的进度,把练习计划修改一下即可。

经常关注练习的“过程”,忘记“为完成而完成”的任务量,可以使学琴者更加具有耐心。

而有一个平和、稳定的心态,学琴者就能成为一个具有“长期主义”的人。

“长期主义”者,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没有练不好的技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