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分离:与自己自在相处的法宝
今天合伙人会议主题:课题分离。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课题分离呢?
当你拒绝不了别人或者不懂拒绝时;当你想要改变他人时,你就需要课题分离了。
阿德勒说:如果说有什么方法能解决人生中99%的烦恼,我会选择课题分离。
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课题分离。
可见,课题分离的重要性。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课题分离?
这里需要思考三个问题:
这是谁的课题?冷静划分界限;互不干涉;
通过两个问题来判断是谁的课题
1、结果由谁承担?
2、这件事是我能控制的吗?
刚好3月份遇到一件事,让我动摇了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
当我第一时间知道我如此熟悉的人出现这种行为时,无比的吃惊和难过,两个周的时长,我沉下去了,陷在自己的情绪里,我竟然为了这件事内耗了,心里不断有个声音:她妈的,这人脑子有病。
因为我对这个人,又爱又恨,这种行为的出现像极了她过去的行为,现在想想一点都不应该觉得意外。
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去骂她一顿,而我内心不断有个声音在提醒自己:我是谁?我是什么角色?我凭什么?
这一次,我感受到了边界感,即便现在让我回望过去,我也觉得,于这个人而言,我没有分清边界感,如果时光重来,我想我不会这么热心和好心,也不会拼尽全力。
有些东西是本性的东西,或许不经历永远都不会改变,而我的好心只会掩盖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让人有种无知的错觉。
全家人因为我的情绪不知道如何处理每天都在陪着我,直到第三周营养师考试冲刺周,船长说,这一个周,不要再提这个人,也不要再想起这个人的种种,专心复习,我点头答应,还真的告诉大脑遗忘了。
毕竟这是她的课题,与我无关,成长路上的磕磕盼盼本应该自己经历,而我只需要冷静划清界限,互不干涉就好,照顾好自己,尊重他人,毕竟这是别人的课题。
第三个问题:课题分离的好处
1、可以让你获得精神自由,就像我们常说的,关我屁事,关你屁事,以后不断重复这句话提醒自己。
世界上做可怕的是打着为别人好的幌子而去干涉,上个案例我也有这种心理,不仅现在有,甚至怀疑我之前用尽全力,不顾一切去帮她都存在这种情况。
这么久以外,我不断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对这个人好?我为什么要去帮她?她跟我什么关系?是我心软还是我价值观有问题?
课题分离里告诉我们对待外界的态度应该是:讨厌的人不来往;不合理的要求不满足;无理由的发泄不忍受。
上个案例我做到了:讨厌的人少来往。
前一段同事的案例,我做到了:无理由的发泄不忍受。
当我发现她在毫无理由发脾气时,我表达了我的感受和想法,大家说开了自然就好了,以后的日子该注意还是要注意。
与别人相处的过程始终记得:分享是横向的,平等的,说教是才是上下级的关系,把决定权交给别人,这才是尊重。
对待别人的课题,请做到接纳、包容、理解和尊重。
2、专注自己,现世安稳
把注意力转移,专注自己的内心和成长,别人好与不好,与我何干呢,我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有闲情去帮别人,可拒绝,别主动。
3、掌控关系
别人喜欢与否跟我无关,我修炼好自己,做好自己就行了。
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做人坦诚是我的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强求,接纳和而不同。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你做不到课题分离?
因为很多人都有以下的特点:
贪念:贪所有人都喜欢你。
欲念:需要所有人认可你。
dian念:付出要得到期望的回报。
人生最不能的有的是:期待一个人、一段关系解决你的人生问题。
第五个问题:课题分离注意事项
1、和你的作品分离。你的作品不代表你。
2、和你的身份标签分离,妻子,母亲。
跟孩子经常说:我有什么可以帮你?
3、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分离
这几年我终于做到了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内心变得无比的敞亮。
写在最后:
停留在自己的评价体系里,关注自我评价。
始终记得:我们有权做选择。
我们可以有所为,也可以有所不为。
愿你我都可以和自己自在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