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笔记(3) ——研读之道
《道德经》笔记(3)
——研读之道
崔满红
和朋友们交流研读《道德经》的体会,听到最多的看法有两点,其一是很难读,看不懂,第二是不知道从何入手,怎么读。这两点足可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交流研读法门,还是十分必要的。
一、玄之又玄
《道德经》的高深,可以用老子自己的话来形容——“玄之又玄”,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道德经》确实是难懂、难读、难学——中国第一“难书”。
《道德经》晦涩难懂的原因概括起来讲,有多个方面。第一方面,《老子》一书是两千多年的著作,和不断演变、进化到今天的字词字义、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有较大不同,这种不同让我们感觉到了一种特别的“生疏”和敬畏,读懂《道德经》真的需要一定的先秦社会知识和语言文字能力,这是一难;另一方面,由于《道德经》不仅版本和注本众多,基本的断句都差异很大,莫衷一是,而且不乏历代大家不同观点的对冲,虽然不乏精到的观点,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是也不乏很多悖论,到底谁才是最正确的,古往今来的大家们对于很多难题还在前赴后继的争论着,何况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呢,这是二难。第三方面,尤其是两千多年来,众多注研者对《道德经》基本概念的解读不仅歧义跌出,不同版本或同一版本不同注解者的解读差别很大,尤其是古本出现以后,给现当代专家和读者带来了更大的难题——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个过程中更是观点众,理不清,这样的状况使得《道德经》的探究成了当世显学,但是像我们这些多数普通读者就更加无法判定、取舍,在《道德经》的研读中,无法正确清晰的直接获得比较统一而通行的知识或理论——产生出难以驾驭的为难心理,这是三难。三难之后就乱了思路,就会束之高阁。
以上的几种状况,却可以讲出另外两个积极的说法来,“玄而又玄”的《道德经》具有“哲学之哲学”的高深莫测之层级,不是谁都能读的懂的,也不是信手拈来,一夜之间就可以了然于胸的,难懂、难读才更精贵、更值得读。同时《道德经》的思想博大精深,直指世界之本源,是解释世界的“总开关”,所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都有可叙之理。正因为这个“不同角度”,也说明研读《道德经》的入门通道是很多的,不管从那个视角走入,不管从哪个版本读起,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也正是《道德经》被更多人关注和研读的原因。这也是研读哲学类名著的基本特点——不会像研读科技类著作那样,读了就会有一是一,二是二的简明结论。
哲学是启迪智慧的学问,在不断的研读、积累中才能有收获和心得,坚持久了才会有大成。所以,要不得像阅读拿文凭、考证书之类的辅导书那样的功利心。
研读《道德经》,文字晦涩,表达难以直视清楚等情况只是技术层面的“难”,努力起来不难解决。如果难在为难心态,恐惧读书,这倒是一个不太好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这样一个功利的社会,阅读成了我们最不愿意做的事情。
所以端正心态,知道不容易,然后就是知难而进了——这是一个希冀通过学习先哲智慧,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阅读者应有的基本态度。
二、众妙之门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用现代话来说,是中国先哲创立的中国古典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能够成为一个体系,自然就会有核心要素存在,这些核心要素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才可以成为思想体系。
而构成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是构成这个思想体系的基本概念。例如孔子创立的早期儒学体系的基本概念是仁、义、礼、智、信、中庸等,核心概念是“仁”,是“仁爱”,到了孟子那里核心概念转换成了“仁义”;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气、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静、涵养、知行等,核心概念是“理”;从孟子肇始,经北宋程颢开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明代陈白沙开启先河,王守仁成体系从新儒学中相对独立出来的心学基本概念是致良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核心概念是“致良知”。
从先秦儒学到朱程理学再到阳明心学,在佛道两家的冲击下,经历了一个不断转换核心概念,儒释道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走到心学,终于开启了圣人学问“哲学化”的过程。
老子的《道德经》,作为道家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要义,基本概念是道、德、无、有、名等,核心概念是“道”。
我们在阅读《道德经》的过程中,围绕着“道”这个“众妙之门”,进一步把“道”与其他几个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梳理清楚了,应该能算基本读懂了《道德经》。
三、为学日益
(一)知识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对于初学者来说,阅读《道德经》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看成是了解掌握道家学说基本知识的过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来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讲知识不断累积和认识世界本源之间的关系。“损”在这里应该具有“抽象”的含义——在知识积累和获得或认知事物本源的过程中,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抽象的过程。
任继愈先生在他的《老子的研究》中是这样解释八个字:“老子承认求学问,天天积累知识,越积累,知识越丰富。至于要认识宇宙变化的总规律或是认识宇宙的最后的根源,就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玄览’、‘静观’。”
至于这八个字后面跟着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只能先放下,先增长对《道德经》的了解要重要的多——以后再期许“损之又损……无为而无不为”吧。
(二)由浅入深,从今本读起
从文字表达的角度讲,从今注本到通行本再到古本,除却《道德经》原文不说,各种注释与解读本,是一个从白话文到文言文不断递进的过程,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越久远的版本,阅读起来会越困难。
所以,我主张今天的普通读者可以选择当世注译本,作为起步阅读的范本——这些范本和通行本不同,多数都具有三个基本内容——注释、译文和议论——阅读不明白原文,可以参阅注释,再不明白的还可以对照译文,之余还可以了解一点注译者的看法和想法。不管这些范本深浅对错如何,至少可以把初读者引入老子给我们构造的哲学世界,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当然能够选择负责任的出版社出版的名家注释本,是再好不过的了,上一篇已经给大家推荐了几本,这里就省省算了。
完整、系统读过当世注译本的读者,可以选择通行本的某一种来读,这些版本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他们的注解和评说,一定体现的是他们那个时代道家思想的最新成果。例如《河上公章句》则是汉代黄老思想的展现。等等。
基本读懂一本通行本,已经很不错,应该说算登堂入室了。也应该有能力对道家学说或《道德经》说个子丑寅卯了。对于多数人来说,读到这里可以了。不过没有认真读过通行本,你还真算不上是《道德经》的知之者。
在阅读通行本过程中,要特别提示朋友们的是,还记你买的那本字词典吗?——我这里又要强调字典的作用了——不管是当世注译本还是通行本,其最基本内容的是“注释”或“注解”——也就是对原文字词的解释,所有的译文都是以此为基础的。本同的注译者对字词的理解是有很大不同的——断句也是如此。为了避免“望文生义”或“别有用意”引起的字词字义的歧义,你还是要以来你手里的字词典来帮助你识别一下本义和引申义的——有利于你更准确的理解老子的愿意,让你才听到的东西更接近道家思想的真谛。
(三)研读古本是一条不归路
《道德经》是这样一种有着特别魔力的书——你读了当今注释本,就想去读通行本,读了通行本,更会生出揭开庐山真面目的冲动来,古本就像磨轮一样在你面前转来转去,吸引着你不断靠近它,喜欢它,爱上它。
接触古本才算真正进入了研读的层面,有能力研读古本才算真正开始成为道家学说的“信徒”。
真正开始读古本,你才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不可自拔的魔咒之中,《老子》、《道德经》之间发生的很多变故,吸引着你不得不去探究,不得不去搞个明白——然而越想搞明白,却越来越不明白——你才会真正明白古往今来两千多年的众多学者痴迷《老子》的根本原因所在——一部郭店竹简古本,让多少“老粉”夜不成寐多少年,让通行本的遵从者们,又的提枪上阵,捉对厮杀,说个究竟,论个明白——说不定哪一天利益熏心的“盗墓者”又会“帮助”考古专家们捞上几个竹片来——先秦乃至之前先哲们的智慧就这样慢慢的揭开他们的面纱,我们也在不断地走近他们的“内心”。
研读古本,已经不再只是停留在学习老子哲学思想这个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方面是辨识老子真正的思想本原和真谛——是一个更准确的接近老子思想原形的过程——郭店竹简本、马王堆甲乙本发现以后,这个领域的猜想、推断和一些结论变得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魅力——炫丽的景象吸引着众多道家学者和爱好者——研读古本就成了《道德经》真正爱好者的不归路。这也是我们走进老子“众妙之门”之后,“格物致知”的魅力所在。
(四)再次强调态度
作为《道德经》的入门初学者,我们要坚持一个老老实实学习的态度,不要试图用批判的态度来对待它,我们能够谦恭地把老子的《道德经》学个知其然已经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要想知其所以然,真还得下一番功夫才行。说句实在的话,古往今来,包括成圣的大家都不敢承认自己有能力批判和颠覆老子的思想体系——孔子问学,新儒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足以说明这一点。
以上,作为入门者的体会,提供出来和大家交流,实在是肤浅的认识,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