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行纪1——腊月西湖
寒假约上基友去旅行,与楠老师一道找人在杭州的小盼玩儿。
我想,毕竟西湖腊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到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时候,江南再怎么花红柳绿都不稀奇。唯有寒冬腊月,那些温柔的绿意才让人惊喜。
旅店是九曜山下一家民宿,名叫清台别院,店家免费提供的早餐很不错:
尤其是那一角发糕,清甜绵软,居然做出了芝士蛋糕的质感。
第一天,我与楠老师准备围着西湖转一转。从旅店附近坐公交,一路上的站点简直时代感扑面而来:涌金门、清波门、钱王祠、武林门……分分钟让你想起一段故事来。
凌寒独自开西湖边的腊梅已经开了,暗香浮动。
气温6°左右,据说这是杭州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我们绕着大湖吹风,很快冻得手指不可屈伸,简直不能好好自拍。
西湖边的座椅,楠老师说,风平浪静的时候,可以坐在这里思考人生顶着呼呼的冷风坐上去思考了一会儿,思路很快就被冻住,遂起身前行。
中文系读久了,很容易被一片山水、一丛花木触动心怀,我们看着这些风景,脑子里冒出许多未必应景旧诗来。
笔直的红杉 西湖上的水鸟我对楠老师说,这个季节已经这么美,到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时候,诗人们一定要疯了。
楠老师说,诗就要在这种地方才能作得好。
我开始感叹古人“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的重要性,他们说“江南有丹橘”,说“漠漠水田飞白鹭”,总要识得眼前是什么树什么鸟才好入诗。而我们认识的树不过杨树柳树,认识的鸟不过麻雀喜鹊,见了这般景象也只好说“啊,那树好绿!”“啊,那鸟好萌!”
走到雷峰塔附近,绿色渐渐多起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净慈寺有人说,小时候诗词读得多了,长大后每一次旅行,都是故地重游。当我与楠老师相视念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然后笑作一团时,对此言深以为然。
出行前不久,我才读了《苏东坡传》,来到杭州,处处少不了这位文章太守的遗迹,颇觉亲切有味。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苏堤了,这个季节看过去,还是一片苍黄:
苏堤作为苏东坡的迷妹,想到千年以前他在这里散步吟诗,一颗老心简直要化成水,纵然看不到碧叶接天红荷映日,也深感满足。
苏堤一角,我们摸了摸石狮子的头 枯荷从苏堤走到西湖的另一边,去小盼推荐的高祖生煎吃了个午饭,虾仁生煎、酸汤肥牛与酒酿圆子的热气彻底驱散了绕湖半圈儿的寒意。感叹了一下自助游的好处,决定去对面的岳王庙祭拜一下岳爷爷。
千秋凛然纪念馆中,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子高声朗诵《满江红》。
我和楠老师在童年偶像的墓前三鞠躬,然后离去。
下一步准备走白堤上孤山,然而午后的困意上来,楠老师毫不客气地在岳王庙附近的肯德基睡了半个小时,为免她咬我,这里就不放睡姿图了。
上午看到梅花绿树,楠老师随口说了句“昏花老眼一时开”,我说好诗啊好诗,应该给它敷衍成篇,于是趁楠老师睡觉的功夫作上打油诗一首:
腊月西湖探早梅,昏花老眼一时开。
忽然午后瞢腾意,留枕华胥逐梦来。
白堤一侧似乎是西湖的阳面(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居然还有未凋尽的残柳,下午阳光和暖,坐在湖边看远山起起伏伏的曲线,西湖水温柔蕴藉。
腊月西湖白堤视线开阔,四望有湖山之美;苏堤蔚然深秀,漫步是草木葱茏。我个人更偏爱苏堤一点。
租了小红车骑到白堤附近,然后存车步行。下午的白堤人略多,走到孤山一带,人就少一点儿。
山脚下看到鲜红巨大的“孤山”两个字,真是单纯不做作。想起小时候,旅游总热衷于跟各种带字儿的石碑合影,殊不知好景在石碑之外。遂让楠老师让开这两个字,站到旁侧的台阶上,给她拍了一张静女其姝图。跟楠老师在一起,拍妹子也成了我的爱好,勤勤恳恳地扮演男朋友的角色。
孤山上应有林和靖墓,不过没有刻意去找,在西泠印社待了一会儿,依山而建的小园子别致精巧:
图中人物非楠老师,乃路人也我和楠老师都不懂什么金石篆刻,就不妄谈西泠印社的风雅了,只感叹了一番当年在此办公的人们实在幸福,青石老树,山温水软。
从西泠桥走出去,就是西湖外面的公路,我们也准备结束一天的行程,与刚刚下班的小盼会合。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东坡肉、弄堂里卤鸡爪、蒜泥菠菜、芒果布丁……自己出来玩儿一定不能亏待了胃。
浓郁的布丁晚上回到宾馆三个人挤一张大床,倒不是为了省房费,小盼在杭州工作,有自己的住处,只是联床夜话的机会实在难得,恍然间犹如回到大学宿舍的卧谈会。好在店主人不错,放我们进去了。
店家免费提供的龙井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