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论古楼随笔散文随笔诗

志行合一 | 读《后汉书·马援传》‖ 梅森

2017-04-09  本文已影响447人  梅森meyssan
图片来源网络
☞ 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马援

       成语马革裹尸老当益壮都来自于东汉开国功臣之一、伏波将军马援。陆陆续续读完马援为了安定边疆奋战一生的故事,掩卷而思,深深觉得他不仅是一个有志者,更是一位爱国者,也是一位志行合一的智者。

       马援年少而孤,好在还有三个哥哥陪伴成长。虽然他年纪最小,却是最有想法的一个,文中说他“少有大志,诸兄奇之”。胸怀大志的马援曾拜师学习《齐诗》但不愿意学那些枯燥的章句,反而突发奇想,到边疆的郡县放牧去了,竟也大获成功。就在陇汉之间游牧时,马援常常说起:“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放牧致富后的马援,并不特别看重财富,鄙视守财奴。他叹道:“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于是后来,马援尽散家财,把粮食和牛羊全都分给了亲朋好友们。

       马援的一生是马背上浴血奋战荣耀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马革裹尸还。“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这句掷地有声的宣言,令人震撼,他的好朋友孟冀慨叹:“谅为烈士,当如此矣。”烈士马援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国家边疆安宁,他似救火队员般南征北战,从不知疲倦,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到了六十二岁高龄,仍主动请缨讨伐武陵五溪蛮夷。光武帝怜惜他而没有准许,马援坚称自己“尚能披甲上马”,还在马上左右顾眄以示没问题。光武帝也不禁笑着说:“矍铄哉是翁也!”并同意了老马出征。是夜与朋友诀别时,马援说的一句话让朋友们十分感动,“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武陵一役成全了马援的心愿,殒命沙场,为国捐躯。

       伏波将军智勇双全,能文能武,有《武溪深行》诗作传世。他的同郡好友朱勃赞他“兵动有功,师进辄克”。他所经历的战事多矣,所遇艰难险阻不胜枚举。无疑,马援于光武帝刘秀面前堆米成山,分析战局一举击溃隗嚣乃其经典之作。马援好骑且善相马,认为“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他综合各家之长,制作成良马模型,奉诏置于宣德殿。繁忙战事之余,马援不忘修书劝诫族中子孙如何为人处世,叮嘱不要过多议论别人长短,狂妄议论时政是非。一代名将马援死后遭陷害获不公正待遇而竟葬不能归族墓,历经家人朋友几番申诉,终至汉章帝时得以平反昭雪,谥曰“忠成侯”。

       有道是:

聚米为山汉帝奇,羌胡闻策走逶迤。
裹尸马革雄魂在,伏波将军国器基。
聚米为山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music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