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明白却抗拒接受
实习将近一个月,在市里的电视台。本来想去栏目部, 但是大boss发话,新闻节奏频率快,先会写新闻稿。嗯,也有几分道理。
然后跟着一个95年的小姑娘正式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涯。她主要负责公案线,其实出去采访还是挺有意思的,比如你会因为一个人为了和女网友开房而去超市而感到好笑,也会会因为家里穷父母亲不得已抛弃孩子而感到难过,更会因为孩子懂事的要把警察帮他们买的衣服留到过年穿而心酸。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奇妙的事情。
但是我却一点也不想写稿,多年的习惯会使我写成散文形式,会用言语堆砌,我知道这是我的毛病,新闻确实要简单明了,然后我却无法接受导语后面要加个一起来看报到,开始是记者来到xxx,之后是xxx告诉记者,问题也就那么几个,虽然我知道就该这么些但是当我真正落笔的时候却会感到十分烦躁。就跟出去拍摄像总是要重新排演一次出警 ,看电脑认真办案的套路一模一样。这种模式化的类型与此前大学拍MV广告故事片的镜头讲究、创新截然不同。就像摄像告诉我的拍到就可以,构图没什么问题就行,太讲究了也容易引起麻烦。
虽然以前都没怎么想过会来电视台,对记者这个职业谈不上多热爱但也不排斥,至少他们一直关系这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接触了才发现,现在的新闻已经不是像以前那样了,不会有太多紧急事件急忙赶到现场的情况,多是靠对方提供的视频材料堆砌,可能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记者,善于发掘社会黑暗面,揭示不公平,但是没准你的这条根本就不让播,所以现在的暗访也越来越少,宣传的都是正能量社会真善美。想起我之前看过的一本小时,里面的女主想拍黑煤矿家人不同意,她说她不想拍超市的小核桃降价了诸如此类的这些事件。
台里的一个姐姐告诉我,就算你的稿子写的再有想法到最后也会背改成固定模式,可是我之前在凤凰视频上看到的很多稿子写的很幽默啊,并不是所有都那么刻板。当然这是保证不出错的最好办法,但是我觉得也可以改变一下吧,不过我应该也没那么大影响力。
以前我不知道我想做什么但是现在我知道了我不想做什么。这段时间至少没浪费。之后应该不会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