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爱佳儿感悟文章

关于孩子教育,我的实践和四个反思

2019-07-01  本文已影响12人  深蓝保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为人父母都望子成龙,希望下一代能过得更好。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深蓝君和所有父母一样,面临种种困惑:孩子到底要怎么教育?哪些方法有利于孩子成长

我家老大马上五岁,几年来看到了身边其他父母的实践:学钢琴、上早教、私立幼儿园、学英语等等。

有时候我问自己,做了这些真的有用吗,是否还需要做点其他的?

今天我会跟你分享这几年来的深度思考,我认为 下面四种能力很重要,希望我的孩子都能掌握,值得一读。

一、让孩子学会挫折教育

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我从东北小县城来到深圳,在这里成家立业,一路上小有收获,但是也遇到过不少挫折。

现在很多孩子在大人溺爱下,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但非常缺乏挫折教育这一课。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有这样那样的痛苦,如果不让孩子体会挫折,我认为反倒是害了他

最近一年,我有意识地让我家老大接受一些挫折,我和他定的目标如果完成不了,就没办法获得奖励。

举个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每周六我家老大都会上一次篮球课程,不到 5 岁的他虽然体力一般,但是进步其实挺快的。

一个周末我们约定,课程结束后一起去宜家吃饭,宜家旁边有一个迪卡侬,还有一个儿童乐园,每次去宜家他都很开心。

结果在课程下半节的时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老毛病再次展露无疑。

老师讲课时不专心听讲,总时低头玩一些可有可无的教学道具,我在球场旁多次提醒了也没有效果。

当时我的内心是愤怒是崩溃的,可还得强忍着不能发火,因为发火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课程结束后,我平静地告诉他,今天不去宜家了,因为下半场的课,他根本没有认真听讲。

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哇的一声哭了,眼神里能看出来非常难过,其实我心里瞬间就软了,何必刁难一个四岁多的孩子。

可是转眼一想,如果每次都是得过且过,对自己没有一点要求,到底是爱他还是害他

所以,那次我很坚定地执行了这个决定,哭了几分钟后,耐心和他解释原因,并承诺回去陪他看绘本,他的情绪才逐渐平复。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篮球自己弄丢了,我不会立即给他买个新的,一定要过几天,要让他体会到一些轻度的惩罚。

无法面对挫折的人,是没办法成长的,我希望他能在未来从容的面对失败与挫折,迎接人生一个个的挑战。

二、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自从 2015 年从腾讯离职后,我就开始了创业之旅,过程很艰辛,需要全部时间与情感的投入。

其实我有些愧疚,周一到周五,根本见不到老大,也说不上一句话。每天很早出门,回来的时候宝宝已经入睡。

后来我想通了,父母的陪伴不在于时间长短,而是质量,高质量的陪伴同样可以起到很好效果。

之前我分享过我的作息规律:

我有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周一到周五工作,周六日上午陪孩子,无论其他事情多么重要,都预定不了我周末上午的时间。

每次陪孩子的时候,我都不会看手机,努力地陪他读一些精美的绘本,或者做一些复杂的游戏。

因为老大专注力一般,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太太买了一套《经典专注力培养大书系列》,这书比较有意思,适合锻炼逻辑思维,每次我都能和他一起看一个小时。

此外我们还买了很多精美的绘本,比如有讲工程施工的图书、世界知名建筑、动物大百科、植物大百科、暴风雪由来等等。

在买书这件事,我们是从来没有省过钱的,我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和他有开心的阅读体验。

让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我们开车路过地铁施工工地,宝宝突然问我,地铁是不是用 [ 明挖法 ] 来施工的,当时我就惊了,因为我也回答不上了...

每隔两个月,我会开车带他去深圳周边玩一天,可以深度体验一下游泳,或者我可以和他在酒店搭几个小时乐高积木。

我认为陪孩子不在乎长短,重点是能不能带来高质量的陪伴,我期望陪他的时候都是高质量的,是值得记忆和怀念的

三、具有欣赏美的能力

有些时候我在想,人和人的差异在哪里,有哪些是大家容易忽视的,却非常重要的能力?

我认为 欣赏美的能力 应该算一个,我期望我的孩子能掌握欣赏美的能力,这种软实力,对未来的竞争很重要。

我和他在户外的时候,每当发现了色彩美丽的花瓣,看到漂亮的小鸟,天空形状各异的云,我都会停下来和宝宝驻足观看。

我希望宝宝在年少的时候,足够认识自然的美丽,了解世界的奇妙,具有欣赏美的能力是很重要。

前不久我在回看《乔布斯传》,苹果手机无论是外形还是操作系统,其实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这些独特的设计,为产品增加了极大的竞争力,审美也能创造极高的经济价值。

前不久在小区电梯里,我惊讶的发现,一个 5 岁多的孩子居然拿手机看抖音,旁边的父母也习以为常。

这种行为我是不能接受的,孩子还小,没有辨别美与粗俗的能力,我忍受不了我的孩子陷入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因为我工作实在太忙,所以家里电视已经闲置几年了,最近我准备重新利用起来。

每个月陪孩子看一次 BBC 等高质量的纪录片,比如《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等,让他了解自然的广阔、浩瀚的宇宙,培养他具有欣赏美的能力。

能够发现美,能够欣赏美,能够创造美,这对未来他的成长,应该帮助是很大的。

四、强权教育 or 民主教育?

我太太是很宠爱孩子的人,她觉得不应过分强权,应该让孩子在民主的氛围下快乐地成长。

而我的理念恰恰相反,我觉得人还得得逼一下,那些对他有益的事,无论是否愿意,我都强迫他必须完成

比如看书的时候,就必须专注,说好了看多久,就要完成。再比如看动画片,事先说好只看一集,那么就只能看一集。

有时候我怀疑过,这样真的对吗?直到我看到连岳老师一篇关于自律的文章,我感觉自己找到了答案:

学习,一定要从他律起步,也就是说,孩子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变成一个自律的人,主动去学习。

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先生有戒尺,有轻微体罚学生的他律权。现代教育当然禁止了这种权利,但他律的核心不能丢。

老师不管孩子,家长不管孩子,孩子轻松快乐,但他也很难到达自律的阶段。

一个无法自律的成年人,不会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甚至连准时上班都做不到,最后明知要被鄙视却无法自救。这是教育失败的必然结果。

我是完全赞同这个理念的,孩子还小,不能自己养成自律,所以需要别人监督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在听高晓松讲自己童年经历时,他也多次提到了母亲逼着他背书学习、强迫他学习乐器。

我相信高晓松当时也是不快乐的,一旦他形成了自律,并且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便可以很好地坚持下来。

我认为,做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无论是强迫形成的,还是循序渐进诱导的,那些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

五、写到最后

莫言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如何教育孩子,每个家庭差异很大,并没有标准答案。老实讲,我有点担心自己是不是说得太多了,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说出来。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实践,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除了保险测评,我还想帮到大家更多。

生活里不存在从天而降的幸运,也没有突如其来的惊喜。看起来手到擒来的光鲜亮丽,其实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砥砺前行。

教育孩子是这样,个人提升亦是如此。

一起加油,期待下月与你相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