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德充符》之九,才全而德不形的德充之人!
【读经典】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豘(tún)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shùn)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简单翻译下:孔子说“我曾经去过楚国,刚好看到过一群小猪在吃刚死去的母猪的乳汁,不一会惊恐地离开母猪跑掉了。因为母猪不能像活着是那样看着他们了,和它们不是同类了。小猪们爱着自己的母亲,但不是爱她的形体,而是爱她作为母亲的精神。
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shà)资;刖(yuè)者之履(jù),无为爱之,皆无其本矣。
简单翻译下:战死沙场的人,无须用棺木上的饰物来送葬了;砍掉了脚的人对于曾经穿过的鞋子,没有理由再去珍惜了,这都因为没有了根基。
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形全犹足以为尔,而況全德之人乎!
简单翻译下:做天子的宫女仆人,不剪指甲,不穿耳朵眼;将要结婚的人只在宫外办事,不能再进宫做事。为保全形体完美就能够这样做,何况德性完美而高尚的人呢!
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简单翻译下:如今哀骀它不说话也能取信于人,没什么成就也能赢得别人的亲近,使人乐意把国事授给他,还担心他不接受,这一定是才智完备而德行不外露的人。
【谈心得】
孔子没有直接回答鲁哀公的问题,而是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第一个例子孔子曾看到小猪吃刚死去的母猪乳汁,很快就惊恐的跑开了,因为它们觉得这已经不是它们的同类了。
这个例子说明小猪“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小猪们不是爱母猪的形体,而是爱她作为母亲的精神,所以真正代表一个人的是他的精神,而不是他的形体。
第二个例子“战而死者”,不需要装饰棺木去送葬,“刖者之履”,不会再珍惜自己的鞋子,“皆无其本矣”,因为都失去了根本,外在形体就没有用了。
第三个例子“为天子之诸御”,国君招用的宫女,都不剪指甲,不穿耳朵眼,一旦结婚就只能去宫外做事了,这都是为了保持形体完美,“而況全德之人乎!”如果此时再有完整的德行就更加吸引人了。
最后孔子解释到:哀骀(tái)它(tuō)能够“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这些表现正说明他不但才智完备,而且内在修养的德行也是完美的,同时还不彰显出来,真的是才全而德不形的德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