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的公考经历
最近不到一个月是面试结束后闲下来的一段时间,刚刚吃完午饭,拿着手机在卧室里边听歌边散步消食,想起了自己备考面试的那段日子,突然觉得趁着记忆的热乎劲儿,写下点什么也挺好的。
正经的笔试复习我记得是在8月份了,也只是白天实习结束后回到寝室学1节系统课。和同届的同学们比起来复习得有些晚了,前一个月还去美国浪了一圈,整个人进入学习状态需要一个调试期,幸运的是由于日程紧迫感的施压让我进入状态快一些。
白天的实习相对于其他同学们的岗位有些累,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很感谢这一个月的体验,让我有了脱离大学象牙塔的社会基本常识,也体会到了大城市光鲜亮丽职业背后通勤的巨大压力。由于我的岗位属于接单处,工作忙时间不定且琐碎,带教老师并没有过多地控制我们的工作,在基本工作完成之余,我会选择看常识书,拿荧光笔标记。
事实证明常识这一块不但要早着手,还要不断重复加深记忆,由于我每天白天只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看,晚上回去后并没有再复习,吸收效果没有理想中那么好。
9月份正式开学了,勉勉强强把系统课刷完一遍,同学们陆陆续续回到学校,大四的复习氛围开始变得浓重。大一到大三喜欢去图书馆的我,由于浦图的闭馆重修,被迫选择在寝室复习,另外三人都去图书馆,我一人在寝室也有了较为独立的空间。
9月份在做专项模块的突破,当然瓶颈还是很明显,觉得看不到自己的明显提升。10月份开始正经的申论复习,国庆听完理论课,之后的半个月努力操练,申论是通过努力能看到明显提升的。同时行测题也不能丢下,10月国庆过去基本可以开始刷题集,或者可以做整套题了。
11月开始紧张感明显加剧,复习的装备搬到了自习室,一方面避免寝室复习受到干扰,一方面可以开始熬夜冲刺。每天固定的上午行测下午申论模考,早晨早起看常识,利用中午对好行测答案,看好错题知识点,下午小憩半个小时,申论准时开考,做完申论吃晚饭散步,回来后订正申论错题。晚上可以作为专项的查缺补漏,或者练一套行测卷子。
12月初考试后,如期而至的论文开题,之后就是回家各种玩(就想现在这样⊙▂⊙)面试公告好像是1月底2月初才出来,当时距离面试考试真的好近了。我利用一天晚上反思了自己玩的太浪没有复习的罪过,那天晚上有些失眠,一直在构思自己后期学习计划。第二天正式投入到复习中来,前后用了20+天,所以不要因为今年面试时间早来不及准备就手忙脚乱乃至乱了阵脚,你要坚信其他人也是这样的。
年前听理论课,做好整理,会张嘴练一些题。过年的几天系统性地找到本系统的考题,集中进行答题计时,但也只是刷题的节奏,并没有完全的模拟实操。年后去上了面试封闭班,会学到很多礼仪等外势技巧,在正式的考场运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封闭班回来和妈妈每天模拟演练几套题,最好换上正装做好全套流程,可以自己录好自己的答题视频发现问题,还可以询问家长关于外势表达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就这样来到了面试的日子,当天出结果第二天面试,以后就是漫长的百无聊赖。
其实写东西需要一个契机,刚刚在溜达的时候我就在想,现在的自己颓废得像条咸鱼,突然有些怀念紧张忙碌充实的日子了。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很累很想放弃,但是回过头来看总是学习努力的那段日子最为有意义,年轻人还是要努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