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对孩子的爱婚姻育儿

孩子眼里的责任感

2018-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婷玉

今天我收获了一种感动的状态,叫责任感。

故事主要来源于今天小屁孩参加的舞蹈比赛。

这几天小屁孩生病了,发烧头晕想吐喉咙痛声音沙哑,去医院检查说是病毒性感染,拿了些药回去,心里默念着赶紧好起来,看着难受,另外还要去参加舞蹈比赛呢,万一临时取消,到时节目小组就不好安排而她也会很失望。

晚上没想到她吐的厉害,吐的眼泪直掉,然后是发烧,我照顾到半夜才敢睡,睡觉前想着,明天的舞蹈比赛怕是参加不了了,该怎么跟舞蹈老师说呢……

结果早上小屁孩6:30就醒了,睁开眼睛“妈妈,你还不起来呀,我们要早起,还要参加比赛呢”

摸着小屁孩还发烧的额头“小美女,你还发烧着,怎么参加比赛呀?”

“妈妈,我说好的要参加比赛,我就要参加”

“妈妈,我发烧没关系,你给我喂退烧的药吃,就会好点了”

“那你早餐想吃什么吗?妈妈做给你吃,然后我们再去”

“妈妈,我什么都不想吃”对于一个小吃货天天喊着让她少吃点,突然说什么都不吃我很不习惯,也很担心,没有吃饭没有精神,就算跳舞怕是没有体力,毕竟到等到12点才轮到她们。

在小屁孩的坚持下,我还是带她去参加比赛了,她说,我们舞蹈要排队形的,缺少一个人队形就乱了。

出门时随身带着退烧药和消炎药,心里祈祷着小屁孩能退烧就好了,别饿着肚子了。舞蹈在我的忐忑不安中来了,幸好,没出岔子跳的也还不错。

孩子眼里的责任感

退场后接到小屁孩,摸着她还有些发烫的额头,却看到她兴奋的说和大家一起跳舞好开心,突然觉得很感动。

确定了参加舞蹈比赛,就一定会参加,哪怕是身体不舒服。我竟然从这件事情中读到了一个词——责任感。


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

责任感,一个有恨有爱的词。

假如自己是管理者,那希望团队成员更有责任感;

假如自己是被管理,又有些讨厌被要求责任感;

那么,何为责任感?

专业解释是,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责任感是一种敢于承担,有所作为,勇于负责的精神。

而责任感的魅力在于,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责任感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身为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责任感的,因为当孩子具有很强的责任感时,他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会更强,做事情的自觉性也会更高。

孩子眼里的责任感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小编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1)培养并尊重孩子的边界。

在以前的父权主义时代,更多强调以夫为中心而形成的程度不一的依赖。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过于依赖,就是没有边界意识的体现。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边界,只有这样,才更清楚的意识到,作为独立个体的我,应该为自己负责,这样才不会轻易将错误归咎给他人,或者也不会因为他人的错误而自责。

试想,如果父母没有边界感,就会经常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那么孩子会因为对父母的膜拜而容易把问题和不好的情绪归咎为自己的错误,这样的孩子会容易失去觉察自己情绪的能力,愤怒的时候不敢愤怒,伤心的时候又不能伤心。而成人之后,和伴侣、朋友、同事等的交往中,也很容易受到别人评价和情绪的影响,难以坚持自我。父母没有边界感,也影响着孩子没有边界感,或者不尊重孩子的边界感,那何来责任感?

2)引导孩子自己做决定,然后再引导孩子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这里面包含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孩子知道如何做决定。

随着科学育儿理念的盛行,很多家长接受到一个观念,尊重孩子,让孩子做决定,于是,尤其在培训机构常听到父母跟老师们说,我孩子体验了这个课程,现在这个课程学不学,让我孩子自己决定。这样做,真的合理吗?孩子真有能力做这样的决定吗?诚然在开始体验课时孩子玩的很开心,这只是一个开始,孩子对于新东西往往刚开始都是很兴奋的,只是是否适合她的特质?是否她能克服中间的刻意练习坚持下去?所以,让孩子做决定,说白了,自己要先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评估孩子是否有能力做决定,教孩子如何做决定来控制风险)

不然结果很可能是,如果孩子到时对自己选择的培训机构不喜欢不想坚持了,你说,当时你自己选择的,你就要坚持。孩子很可能会怼回来,我当时小不知道怎么选择,你又不教我如何做决定,你凭什么让我来负责?

3)作为家长,要言传身教,做好榜样。

这句话听着最惹人讨厌,但这就是事实。

孩子的世界很大,因为是空空的;

孩子的世界也很好,因为眼里都是父母。

所以,你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做的,你是说的什么,你的孩子可能就是你这样的。这就是榜样的魔力,可以正无限,也可以负无限。

在这里,我重点说下,作为父母,你传递什么信息给孩子,孩子就接受到什么,所以,你也可以这么应用,就是,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传递什么信息给孩子。

我也在努力用好这一点。有时工作忙要加班,回去可能已经10点多了,小屁孩有时会说“妈妈,你为什么经常加班呀?”

“妈妈公司的事情没处理好,要加班把事情完成呀。”

“那你就不能早点回来吗?”

“妈妈如果说好要做的事情却没做好就丢在那里,你觉得这样妈妈做的对吗?”

“妈妈,如果你这样做就不对,太不负责任了。”

“是呀,妈妈也不想做这样不负责任的人,妈妈加班把事情做好,妈妈会觉得很开心,加班也很开心呀。”

“妈妈知道你想妈妈,妈妈也想你,所以妈妈加班把事情处理好就回来好好陪你玩,是吧。”

在我跟小屁孩说加班这个事情时,我知道,如果我在孩子面前抱怨加班很苦逼,孩子收到的信息就是加班很苦,等她进入社会也会有同样的心理,那何谈责任感?

当然,培养“责任感”的内涵远不限于此,责任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路上,一起更深入的探索和相互学习。

孩子眼里的责任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