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王收音机婚姻育儿

听莫扎特能变聪明?快拉倒吧

2017-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西篱南山
(网络图片)

最近手一抖付费购买了魏叨叨的育儿课程,看到其中一篇感觉言之甚是有理,仿佛自己被蒙蔽的双眼瞬间睁开了。

于是想起之前关注的一系列育儿大号,宣称听音乐能让胎宝宝、小宝宝们变聪明,建议准妈妈、妈妈们为了孩子提升智力,多给宝宝们听音乐。于是文末给出了一堆购买链接,《莫扎特效应:用音乐唤醒孩子的头脑、健康和创造力》点击购买;《越听越聪明的胎教音乐》点击购买。

这也是我孕期、产后被各种育儿大号灌输并信奉的“真理”。当然作为一个懒癌妈妈,自己并没有做到,还曾愧疚于这一点。现在想来,呵呵,那真是唬人的“真理”,不值得推敲。

听听音乐真的就能变聪明吗,然鹅,恐怕要让你失望了。听音乐提升智力的说法起源于“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是啥

宝宝们开始嘀咕了,莫扎特我知道,莫扎特效应又是啥?1993年的时候,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俩教授大大做了个听音乐测智商的实验,让两组大学生参加。听了莫扎特音乐的那组大学生与不听音乐的那组相比,智商得分IQ提高了8分或9分。之后这俩大大把这一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权威有影响力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了。于是乎引起了轰动效应,导致了听音乐的热潮,这就是著名的“莫扎特效应”。

有支持莫扎特效应的研究吗

之后商家纷纷推出有治愈作用提高智力的莫扎特音乐碟,消费者追捧至极。除了消费领域的一片繁华外,学术界的研究者们也没闲着。后来弗洛拉、米勒和佩斯林教授大大们也做了类似的研究,实验方法基本相同。但实验对象由大学生换成了学龄前儿童。

更牛的是咱们国家电子科技大学的教授也搞了个研究,给100余只大鼠听莫扎特乐曲。研究人员检测了大鼠听音乐后不同时间点和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因子的水平变化,以及音乐对大脑新生神经元的影响,这些实验结果均支持莫扎特效应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对60名大学生进行了实验,结果也支持莫扎特效应。

听莫扎特真的能提高智力变聪明吗

然鹅,来自维也纳大学的在一项针对莫扎特效应的元分析中显示,没有什么证据可以看出具体的表现增强莫扎特效应。他们查看了有关“莫扎特效应”的39份研究报告,得出上述结论。这39份报告覆盖了3000多名调查对象。这名研究人员直接说到“我推荐每个人听莫扎特的音乐,但这样做并不会提高你的认知能力。”

这就是真实结论。

对科学实验结论的误解

我支持莫扎特效应元分析研究,当然也不能否认前述的实验研究,但是结论只对本次实验负责啊。想没想起医院做各种检查的报告单啊,只对本次检查负责,多么地相似。

事实就是酱紫滴,那么,科学实验结论该如何分辨啊,这里有几个方法。

1.实验对象的推论性差异

前述以往的研究中,研究对象为大学生,甚至大鼠。有人会说,大鼠身上都表现出指证,那我肯定也没问题,听乐曲有益。那么抱歉,实验对象不能代表要推论的人群。具体某项试验中的实验对象和要推论的人群千差万别,大学生不能代表婴幼儿,不能代表其他人群,大鼠更不能。

2.实验结果的持续性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俩教授大大的实验中,在接受测试的学生的IQ测试成绩普遍提高了8到9分。但是这种提高只是暂时性的、只在听完乐曲后的10到15分钟内有效。这种音乐效应只是临时性的短暂性,你的智力真正提高吗。说提高了是不是自己都觉得心虚。咳咳,下次测智商之前不听莫扎特,是不是智力会下降啊。所以,听莫扎特,听音乐并不能真正提高智力让你变聪明。

3.实验结果不可随意推论

总而言之,实验结论不可随意推论。实验本身的严谨性值得怀疑,刨除实验结论,由于具体试验方法,实验对象和普通人群的千差万别,结论只对本次实验负责。

所以,听莫扎特变聪明提高智力也只能是个传说了。至于其他流行的胎教音乐早教音乐,多数是商家瞄准了你口袋里的钱包,剁手之前还是三思吧。

当然,听音乐有益,莫扎特更甚,但千万别幻想真的能变聪明,否则就是愚蠢了。


参考

《Mozart effect–Shmozart effect: A meta-analysis》

《听莫扎特更聪明?中国学者证实"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音乐能提高孩子智商?这只是传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